接管草料場、風雪夜沽酒、火燒草料場等一系列后續情節依次放了出來,眾人俱都看得投入,有憂慮林沖輕易接了草料場的差事并不生疑實在是毫無警惕之心的;也有看到林沖尋思喚泥水匠來修草廳,嘆息此人實在是個安分守己的好性兒的;
還有贊他蓋火炭又撥石掩門,贊他處事謹慎小心的,甚至有人抓著花槍挑葫蘆,大贊俠士好生瀟灑之類。
這一觀點引來一眾少年人的擁護,卻也招來了不少人的反對,他們堅持認為林沖用花槍挑葫蘆僅僅只是因為手凍僵了而已。
少年們又偏說如此手冷但仍能以槍穩穩挑起葫蘆踏風踏雪,正見得林沖身手矯健云云,一干人等爭論得不可開交,場面熱鬧極了。
而李杜歐蘇并一干傳奇話本文人則是對文中對風雪的描摹以及人情世態的敘述大家贊賞,紛紛感嘆施耐庵行文練達,恨不能一睹全書等等。
當然,更多人還是被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所吸引,為屏住呼吸看后面波折的,待看到草料場火起,林沖拿起花槍就要去救火時更是整顆心都提了起來。
“可別出什么事了啊”
然而很快他們就顧不得擔心了
“陸謙這把火是陸謙放的”
“好賊人若非大雪壓塌了草廳,林沖此時必是葬身火海了
”
高衙內果然賊心不死,還想著殺死林沖強占他的娘子”
三國。
周瑜等人當場拍了桌子“便逃得性命,燒了草料場也得個死罪。果然是好謀算,非置人于死地不可”
他氣得臉色發紅,當即便咳嗽起來,引得室內一陣忙亂。周瑜猶自不解氣,這就是所謂的朋友之義
另一邊。
趙云恨恨一握銀槍,只道老天有眼,救了林沖一命。
眾人看得怒極,是以當讀到林沖掇開石頭,挺著花槍拽開廟門,大罵破賊哪里去,又干脆利落將富安、陸謙并差撥一齊殺了,把他們的頭顱系在一處供奉山神時,心中俱有大仇得報的感覺。
“好”
趙云率先拍手。
“殺得好好武藝”
英雄惜英雄,施耐庵這一段打斗場面寫得極為流暢,讓人感覺如在目前,趙云讀著便見一個虎虎生風的好漢兔起鶻落、身手利落地連斬仇敵,當真是又解氣又精彩,只道林沖當真不負“教頭”之名。
漢朝。
劉徹再次反思自己先前的結論當真說得太快,這林沖忍起來的確能忍,但一旦暴起,是當真能做出殺人放火的事來啊
他有些糾結,深沉的目光不著痕跡掃過群臣,但見眾人面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暢快之意,心中更是復雜。
平心而論,這一節他看著也覺得解氣。林沖分明有嬌妻美眷,只因一個紈绔子弟的貪戀,惹上一場官司不說,還差點被害命喪。天理昭然救得善人義士,林沖也不再忍讓手刃仇敵,一番結果可以說大快人心。
然而他是皇帝,林沖戴罪之身,又連傷三人性命,招招嫻熟狠辣,他不得不存了猶疑。秦時多有游俠之風,漢初不禁,那朱家、郭解的聲名,可是連他都聽說過
“陸謙和富安便殺了,怎的連差撥也殺了。”
劉徹顧左右而言他般嘀咕一句,一側的衛青聽得分明,心中亦是嘆息。差撥為營官,林沖本為刺配,又殺了監管,其行與賊無異。滄州,他怕是待不下去了。
太極宮。
李世民似乎并不意外林沖的行為,只道“身在草廳即葬身火海,逃得性命也有玩忽職守、損失軍需的死罪,報得大仇,即是害人性命、謀殺官差,當真是百無遺漏的好算計。”
一干臣子沒有說話,理智與情感的糾結不僅李世民有,他們也深陷其中。堂下的魏征咂摸著君上的話,又抬頭看水鏡中的文字,不知為何腦中浮現了一句話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