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原是這么上的。
北宋。
趙匡胤的反應也不慢,當下便看懂了其中關竅,他痛快于林沖大仇得報一吐心中濁氣,亦驚心于其挾怨懷怒下展現出的危險一面,瞇著眼又急又怒“該殺高衙內和高俅都該殺”
若非他們步步緊逼,林沖怎會走到這一步
仁宗朝。
蘇軾輕點桌
案“無甚冤仇、自幼相交、殺人可恕,情理難容,林沖此為雖處法理之后,卻在道義之先。”
唐朝。
寫下霍小玉傳的蔣防在快意之后,始有恍然大悟之感原來那老軍知會林沖草料場投東三二里便有市井,不僅是念在人情純樸,更是為了后面這許多關節”
另一邊,寫下柳毅傳的李朝威同樣神色激動“朔風搖振草廳,便伏大雪壓塌草料場之事;撥石掩門,才有賊人無法得進、檐下說謀,林沖隔門恰聽。真是處處有關竅,筆筆無虛言。施耐庵,大才也”
長安。
白居易看得新奇“先時只說林沖挺著花槍出去,末了手里那刀卻是哪里來的”
他話音剛落,卻見旁邊坐著的白行簡噌的一聲站起來。
白居易
“解腕尖刀兄長,解腕尖刀”
“什么解解腕尖刀”白居易瞿然改容,“他竟是一直帶在身側”
這下連元稹都有些震動“先時林沖聽得李小二描述,買刀尋仇,文中只道尋了日不見消耗“心下也自慢了”,原來他一直不曾將尖刀解下來”
“是極”白行簡兩眼湛然,神情相當興奮“本以為一節斷尾,原來竟伏在后面,可知文士之心,落一處便想及三處,雖從容徐來,然筆筆玄機,俱在成文之先。以此等高才援筆雜說,何愁作不來一篇才子書施耐庵便是神仙中人”
他宣布,從今日起,施耐庵就是他白行簡單方面的神交知己了
一旁的白居易看著自家弟弟興奮的樣子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氣,文士匠心固令他可喜可佩,然而文中的林沖如此謹慎而至心下沉算之深、之恨,又令他可懼。
端看這一把解腕尖刀留存之久,便足以讓人背上汗出。
根據以上情節,我們可以看出林沖小心謹慎,仍有得過且過,隨遇而安之心,沽酒途中在山神廟頂禮說的“神明庇佑改日再來燒紙錢。”之類話語,也體現了他幻想求安的心理。
但聽清陸謙等人的陰謀之后,林沖又當場破口大罵,挺身手刃仇敵,這又能見出他性子里的英勇果敢、剛烈暴躁、奮起抗爭。
綜上,我們可以將林沖的人物形象做一個總結。
楚棠將先前出現的人物形象概括在一起。
在塑造林沖時,作者綜合運用了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及側面描寫等一系列描寫方式。大家高中寫記敘文較少,但這個知識點在閱讀題里考得較多,一定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聽其言、觀其行、探其心、聽其評。
水鏡上出現了一個考點小貼士,眾人明了這應該是后世考試的重要內容,倒還當真陪上幾分認真。
白駒場里。
施耐庵將那些個描寫手法一一看過,只覺后世在這“教授”一門上做得倒是極為精細。他寫筆下人物,雖則筆筆盡心,但到底是不曾有意識、有目的考慮要
用如何如何描寫之法,俱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般,可后世這樣的總結,于初學文章者,在讀在寫都有一二助益。
想到這里,施耐庵笑了“后人的閱讀理解做得好啊”
不唯施耐庵,不少小說家還當真拿筆記了起來,尤其六朝雜說之家,他們還沒有“有意作小說”的意識,書中人事皆粗,此時有佳作在前,又有現成的總結,無論最終是否用得上先抄作業總是不錯的。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