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頷首“禮失而求諸野,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又舉替天行道之旗,替天而行道統。禮法失序于廟堂,卻存跡于江湖,是而華夏血脈不斷。水滸一書大有深意啊”
好友語氣平和地同自己交流讀書心得,耿定理一邊聽一邊在點頭,心說李宏甫果然是當世大才見解卓越。他默默將這番話再三玩味,卻忽然咂摸出些許不對勁來
“等等,你的意思是梁山一眾可以代表禮法正統”
他就知道自己的心還是放得太早了
借林沖一人,水滸傳官逼民反、亂自上作的題旨得到了最深沉的體現。大家將整個第十回綜合來看,這一回有著明顯的明暗兩條線索,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敘說林沖的一系列經歷;陸虞候火燒草料場,則是一條洶涌的暗流。風雪與火,構成了作品矛盾統一的自然環境與人性環境。
楚棠出示了一張表格,一列是文中關于“風雪”的描寫,一列則是有關“火”的描寫。
從一開始的“紛紛揚揚”,到“下得密”、“下得緊”,再到“越下得緊”、“越下得猛”,雪的勢頭變化表明天氣逐漸惡劣,也暗示著林沖所處形勢的每況愈下,以雪的猛烈暗示主人公生活環境的兇險與所處社會現實的冷酷。
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相國寺、白虎堂、滄州道、草料場的一系列變故,似乎林沖的生活也遭遇了一場寒流,命運之途,風雪陡起;從被陷害到被刺配,到被追殺,最后差點被燒死,他的人生之雪也下得越密、越緊、越猛。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相得益彰,環境與人物命運環環相扣。
火有微弱之火,是草廳里的炭火,給人以溫暖。我們也許會想到野豬林中魯智深的幫助,想到柴進對他的禮遇,想到李小二夫婦對他的盡心,這些都是他在風雪之中感受到的溫暖。
可炭火微弱,并不能將林沖救出人生的寒冬,來自社會底層的焰火,也無法抗衡高太尉等人權勢的毒火。草料場的火,讓人看盡權貴階級的兇殘與丑惡。
但是,這場罪惡之火也點燃了林沖心中復仇的火焰,火勢越猛,他心中的怒火越旺,曾經那個百般忍耐,一味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林教頭被燒死了,一個敢于反抗、同惡勢力作斗爭的豹子頭重生了火焰映照出殘酷的現實,也昭示著深沉的人性。
半面屏幕是課文中“風雪”與“火”相關的詞句,半面屏幕則放著從電視劇里截出來的
靜音視頻,和著女聲的講述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風雪、火、林沖、陸虞侯一眾等元素反復交替出現在眾人面前。
明朝。
羅貫中越聽越激動,越看越興奮“老師一支生花妙筆,直教人目眩神迷”
清朝。
本便對這一回中風雪與火的描寫推崇備至的金圣嘆忍不住拍案而起,擊節贊嘆
“風雪之筆妙絕,通篇又以火字發奇,老軍借火,恩情質樸;陸謙縱火,怨恨深沉。火如何能作恩又如何能作怨一加之以人事,方有許多恩怨波瀾。妙手文章,苦心經營,水滸不愧為一才子之書”
另一邊。
曹雪芹亦是嘖嘖稱奇“論家多言,水滸文中寫情寫景處,需細細詳察。就書中所寫,兩次照顧火盆,知非林沖失火之故也,又敷衍出草料場謀敗一系列文字,草蛇灰線,伏脈千里,自是大家手筆。”
他想起自己書中類似的鋪寫,再回想著楚棠剛剛的一番解讀,忽然覺得為文之妙,不僅在于宣泄心志,亦可留一脈文心,供后人評點解讀。
也算,為后世的閱讀理解出一份力
曹雪芹愉悅地笑了起來。
淄川。
蒲松齡也有自己的看法“楚姑娘將風雪與火并舉,施耐庵獨對一火字大為推崇,我卻以為文中風雪之妙遠超于火,非但施氏處處渲染風雪,更有數首歌詩為贊,謹慎若此,不可不察也。”
“若非風雪沽村酒,定被焚燒化朽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