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張次溪曾在《人民首都天橋》一書中對扇戲有過這樣描寫,“扇盤,俗稱呼曰扇盤子、扇碗。一人用兩手各執一扇,將一七寸或九寸的大瓷盤扇動,使之圍身旋轉,變出種種花樣。有時將盤扇出一丈之外,往回一扇,盤亦即回至身前,或扇至一丈以上,一扇盤不落下,仍在身旁旋轉,故名曰扇盤子。”
這里描寫的就傳統扇戲里面的扇盤子,折扇一搖,盤子圍著人旋轉,忽左忽右,隨心所欲,靈活之極。
這里面的門子就是用了幾根細鐵絲串聯起來,借以操控,剛剛用扇子使的飛劍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這樣的戲法,只適合在晚上演出,晚上光線不強,不容易被看穿,白天光線太強,保不齊有那眼睛好的,人家能看到你的隱線。
這種戲法發源于宋朝,那時候是用細線來控制木偶表演,這種戲法也稱之為傀儡術,用細絲控制的,稱之為絲發傀儡。
以前還有老藝人開班演傀儡扇戲,就在地上演,搭建好精致的小小場景,用扇子控制傀儡移動,演出一個個完整的小故事,這里面有孔夫子周游列國,也有小鬼推磨,水漫金山,贓官磕頭等等。
而且還有板胡伴奏,老藝人扇扇子控制傀儡,傀儡做出各種好玩的動作。藝人嘴里也會唱著編好的小曲兒,增加故事的完整性,這就是曲藝跟雜技的合流演出了。
只可惜這種精彩的扇戲現在已經失傳的差不多了,主要是因為敝帚自珍,老藝人不肯把戲法門子往下傳,不傳成套的解說唱詞,不傳地道的挖法,不傳控制手法和傀儡彩人的制作。
有這四不傳,這戲法能不斷了傳承嗎?
盧光耀是矢志恢復那套傳奇戲法的,所以這些年他也一直在拼命學習其他種類的戲法,他會的可不僅僅只有手法一門,只可惜,人力終究有限,他在手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他方面就差了許多了,所以他才那么看重羅四兩,因為羅四兩的潛力是無限的。
他也給羅四兩鋪好了路,扇戲是羅四兩從盧光耀手里學來的,盧光耀則是從江南千絲唐家學到的,而這里面的淵源又能追溯到已經覆滅的單義堂。
羅四兩靠著戲法把那幾個小流氓嚇跑了,他也無奈搖搖頭,想起了他臨走之前方鐵口跟他說過的話,能動腦子就盡量別動手,羅四兩思索了一下,自己應該算是動腦子吧,至少沒動手啊。
羅四兩露出了微微笑容,把東西收拾起來,他看了看那副畫卷,搖了搖頭,得,回去還得重新修補一下,下次還得用呢。
把一切都收拾好了,羅四兩往學校走去,現在夜已經深了,報名處也休息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個寢室。保安讓他先去住招待所,羅四兩也只能如此,他去了學校招待所,還憑錄取通知書打了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