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來回拉鋸,市教育局不愿意放棄這么好的“機會”,附中雖然相對獨立,但實際也是歸市教育局管轄,不能輕易說“不”。只有不歸本省教育廳管轄的科大可以不鳥市教育局,派去交涉的人也很會抓重點,就問你們教育局是還想再要一塊io金牌還是想拔苗助長毀了孩子
市教育局忍痛同意了只在幾所排名靠前的中學做報告,兩周時間全部結束。
科大的人談完了便到康家跟康妙玟說了這事,全都拒絕也不太好,寧得罪閻王不能得罪小鬼,她學籍歸市教育局管,在她到科大上學之前都不要跟教育局鬧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人家在學籍上動手腳或是別的什么,到時候頂多就是開除一個臨時工,耽誤的卻是她的前途。
來人說的很委婉,康衛國和康妙玟都聽懂了。康衛國有點氣惱,但這種事情吧不可能說絕對不會發生,只能忍讓吧。
康妙玟倒覺得這樣也算不錯的處理方式了,不要跟人機構引發沖突是躺平人的生存準則之一,是因為解決麻煩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躺平人希望生活一成不變,平穩沒有波瀾。
兩周4所中學也在她的接受范圍內,實際學生們才懶得聽什么“先進學生報告會”呢,對學生來說,“別人家的孩子”是他們最討厭的人。對她來說,這種報告會有一次足夠了,多了沒用,除了浪費時間沒有別的用處。
康妙玟的暑假還是非常忙碌,科大數競組每周給她送一堆題目和論文,要她別只顧著玩,刷題才是學生的本職
天哪她只想暈倒
8月初,“青松杯”全國業余圍棋錦標賽在隔壁江蘇省會南京舉行。廬州棋院有十來個學生要去參加比賽,其中就有康妙玟,和竇海驪。
竇海驪6月中考,沒有上一中,而選擇了二中,二中有藝術班,每天有專門的練琴時間,也就有了專門的鋼琴老師,開學后便不會到丁老師家上課了。他對圍棋興趣不大,學了好幾年了也沒有參加過比賽,他父親竇長青也更注重鋼琴而不是圍棋,不強迫他一定要去比賽。
竇長青這個小有權利的科長借了一輛私家車送兒子去南京,康衛國坐在副駕座上,順利蹭車。竇長青從倒車鏡看著倆孩子有說有笑,心情愉快。
“那你怎么今年想起來要參加比賽”康妙玟問。
“沒什么,就是想著我再不參加比賽年齡就要超過了。”
噢,也是哦。
少年組年齡限制是未滿18周歲,14歲到17歲是少年組,11歲到13歲是兒童組,8歲到10歲是幼兒組,兒童組、幼兒組一個年齡一個組。因為是全國性的分區域比賽,賽程實際長達3個月,分區比賽勝出后還要參加總決賽。
現在圍棋這項運動剛剛興起沒幾年,比賽規則還沒有以后那么細致,業余棋手的定級定段要求十分細致,剛參加比賽的選手要從初級開始升級,不能跳級跳段參加比賽,所以即使是業余棋手,一年也要參加好幾場比賽才能升級升段。
這次“青松杯”就是少有的混合定級賽,只要是一個年齡組,不管你幾級幾段,都給你打散了分配對手,單敗淘汰制,最后根據排名來定級或段。至于會不會有段位高的來屠新手村那必須是沒有的,十幾歲的業余6段會去參加級別更高的挑戰賽,不會浪費時間來屠新手村。
根據“青松杯”的比賽規則,少年組最高能授予業余4段的段位,兒童組最高能授予業余1段的段位。業余4段跟業余1段的差距其實也不是很大,少年組業余5段6段需要參加更高級別的全國業余圍棋比賽獲得名次。業余5段便可以評國家二級運動員,因此也有不少孩子學圍棋是為了沖一下段位,拿個國家二級運動員認證,中考高考都會有相應的政策照顧。
從廬州開車到南京也就是3個多小時路程,康妙玟參加的13歲年齡組,竇海驪參加的少年組,比賽日期剛好在同一天,便一起去了南京。
到了比賽的場地,康妙玟發現組委會是按照盡可能集中最多的選手在同一時間段來比賽的原則安排比賽日程的,所以她跟竇海驪都是同一天比賽也不是很奇怪。少年組在一個房間,兒童組在另一個房間,幼兒組又在另一個房間,這樣大家都是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心理不會有太大負擔。
單敗淘汰制也保證了能夠盡快淘汰掉就是來湊數的那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