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學校住宿最不方便的就是洗澡了,總不能每天都去公共澡堂吧,好麻煩的。于是很多人就選擇在水房或衛生間沖一沖。條件有限,也只能如此了。
她還好一點,每周還能回家好好洗一次,幾個女生都抱怨好幾次了,但抱怨也無用,只能自己克服。
回了宿舍,蘇瑞說“晚自習嗎”
“嗯,先去練琴。”
“你鋼琴已經彈的很好很好啦。”
“你怎么知道”
蘇瑞得意的昂著臉,“我就是知道”
“你的小提琴學的怎么樣”
“也不錯。”
“你覺得我們學音樂有用嗎”
“不知道。媽媽希望我能學個藝術類的,其實她想讓我考音樂學院而不是科大。”
“那你為什么又來考少年班”
“因為我的數學物理學的很好。”蘇瑞眨眨眼。
“哈哈哈,是個好理由。”
兩人拿上晚自習要看的書,一起去了琴房。
琴房很闊氣的有一臺三角式鋼琴,音樂社有演出的時候會將鋼琴抬去大禮堂。三角鋼琴的音色要比立式鋼琴好很多,畢竟價格都不一樣,用三角鋼琴練習的感覺也不一樣,問就是很爽。
進了音樂社才發現,音樂社的社員很少很少,不超過10個人。康妙玟都驚呆了,感覺上了賊船似的。社長說音樂社每年都必須有演出,不然校方可能會取消音樂社。戲劇社倒還紅火,大概因為門檻沒有那么高,沒有表演基礎也可以加入戲劇社。
其他社員對她和蘇瑞說,科大是個文化沙漠。這個比喻既實際又有點好笑,不過可見科大的文藝氛圍確實一般。現在的大學生還很樸素,沒有動輒就是“男神”、“女神”的說法,大部分學生都在卷,上課作業刷題自習。就像鄒言對她說的,師兄師姐們說了,科大的4年就是再多4年高中。
普通高中生的生活就是卷,狠狠的卷;到了科大,還是卷。
蘇瑞帶了自己的小提琴來學校,放在琴房里,鎖在柜子里,今天她沒有開柜子練琴,而是坐在一旁看著康妙玟練琴。
“其實我不喜歡小提琴,小提琴也要天天練習,小時候我一邊哭一邊拉琴,從來不覺得有什么快樂。”
“那你還帶著小提琴來學校”
“媽媽一定要我帶上。”
“你沒考音樂學校,你媽媽不生氣嗎”一串音符從她手指下流瀉而出,流暢動聽。
“是很生氣,但又能怎么樣呢”
“說的是啊。”疼愛孩子的父母最終會妥協。
“你呢你學鋼琴不是為了考音樂學院嗎”
“噢,不是。”
“那為什么你的時間門難道不是都用在學習上嗎你還要比競賽,我看你都沒有什么玩的時間門了。”
“玩”康妙玟微笑,“玩什么時候都能玩,學習很有趣,你不覺得嗎”
“不覺得。”蘇瑞一臉的“你是什么怪物”,“沒人會覺得學習很有趣。”
“怎么會呢我不信。學習真的很有趣,你不覺得那些什么泰勒展開式、勒讓德多項式之類的很有趣嗎”
逗笑蘇瑞,“你說的名詞我聽都沒聽過。”
“你會的,以后你就會聽到了。”
“你們競賽生跟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
康妙玟假裝大驚,“什么這里難道不是地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