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解酒湯都是用的酸梅湯、猴頭菇燉雞湯這些,有時候還會用小米粥和米湯暖胃,今兒麗姝做的是蜜餞金橙子茶,根據廣群芒譜上說這個橙可蜜煎,可糖制為橙丁,可合湯待賓客,可解宿酒速醒。
她用小壺泡了一壺,送去魏媽媽那里,魏媽媽給劉太夫人看了,劉太夫人看外面天色已黑,不免笑道“這孩子難為她年紀不大,但是做事情從不丟三落四,我都以為她忘記了,居然還記得。”
“可不是,不過三姑娘也不是傳說中的極其勤奮,奴婢看她今兒出去帶著丫頭們堆了個雪人,又帶著丫鬟們投壺玩,說是怕吵著您清靜,去外邊園子里玩的下了大雪才回來的。”魏媽媽見三姑娘身邊那個媽媽一個勁兒的替她拍雪,她雖然小臉凍的通紅,精神倒是很好。
劉太夫人道“到底是孩子,玩一會兒也無妨。我看四丫頭也是喜歡玩兒,孩子們還是多動動好,養的太嬌氣了,未必存的長久。”
“您說的是。”
魏媽媽拿了這壺醒酒湯才準備出去,劉太夫人突然道“明兒讓麗姝過來我這里,我教她投壺。”
魏媽媽驚喜道“那可就太好了,老太太當年在閨中投壺,還沒人贏得過您呢。”
很快麗姝就過來和麗柔一道跟太夫人學投壺了,麗姝復雜的看了麗柔一眼,她說前世麗柔怎么投壺那么厲害,很有可能就是太夫人教的。
比起麗姝,麗柔又覺得在祖母這里很好,生活舒心自在,份例提升,四季衣裳,首飾鞋襪應有盡有。她總覺得在祖母這里過的還算是好日子,是獨一份,也更有話語權了。
以前誰理會她說的話,現在都知道她養在老太太這里,對她也敬著三分。
本來麗柔以為麗姝不在意祖母的寵愛,畢竟她什么都有了,三太太最是寵她,爹也疼她。所以麗柔還竊喜麗姝為了讀書,幾乎任何人際往來都不參與,她和祖母感情愈發深厚,沒想到這才不去學堂第一日,她就和祖母很好了。
麗柔一直是隨大流的,比如麗貞麗嘉不去學堂,她們找她一起不去,她就順勢而為,不為別的實在是學那些都沒太大用處。
女子不能考科舉,識字知書達理就行,根本沒必要如此勤學。
又因為麗柔和曾秀丹關系很好,有一次恰逢她在二房玩兒,就親耳聽到曾二夫人覺得麗姝,說這一類的所謂才女,才華外露,舉止輕浮,滿口的詩書,不是正經女兒家應該有的本分。
大家女子,官家千金,應該以管家理家為第一要業。
麗姝并非是真的什么都會的人,但是她堅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比別人強的,現下她投壺了半個時辰,見祖母有疲態,于是道“祖母,我們下去再練吧,孫女兒扶著您坐下歇會兒。”
“好。”劉太夫人倒也不勉強。
麗姝回去后,加緊在屋里聯系投壺,每日至少一個時辰,每天早上起來投壺后,竟然比之前神清氣爽百倍,也算是意外所獲了。
到了除夕之前,劉太夫人這里有一位老夫人據說也是帶著小孫女過來的,麗姝她們自然得準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