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一輛渥青色的馬車正駛向劉家,馬車內坐著一老一少,那位小姑娘約莫六七歲的模樣,她著鵝黃色的齊胸襦裙,忍不住道“祖母,怎么今兒您帶我來呢咱們還帶這么些東西來打點,這劉家難道比外祖馬家還要厲害嗎”
“傻孩子,你祖父故去后,你舅舅雖然現下還在南京任官,但怎么比得上劉家。”俞老夫人真是覺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年她嫁給風光無限的進士,家中又是永泰伯府,雖然夫家是寒門出身,丈夫卻是正經甲科進士,曾薇嫁的卻是世襲錦衣衛千戶,一個武官罷了,本身沒有任何功名。
到底是大族,就是不同,曾薇的丈夫很快入職錦衣衛,又是名臣子弟,晉升非常之快,她丈夫去世的那一年,曾薇就已經是二品夫人了。
小姑娘不懂“但我聽娘說劉家的官兒當的也不是很大呢。”
“你娘”想起她那個兒媳婦,因為庶出雖然是首輔之女,但實在是文墨欠佳,什么都不懂。
“好孩子,劉家長子近來升任指揮僉事,天底下哪個文官敢惹錦衣衛還有劉家次子乃是河南道御史,你母親只看人家是七品官,卻不知道這巡按御史,一旦回京,前程是完全不同。況且劉家和曾家關系是姻親,你爹爹這次升任太常寺寺丞,正好上官就是太常寺少卿曾大人,祖母怎么可能不為你爹爹活動一番呢”老婦人搖搖頭。
麗姝穿好衣裳,準備見客,又問“魏媽媽,這位老夫人是誰啊”
魏媽媽小聲道“是老太太以前在閨中時的好友,說起來和姑太太婆家魯國公還有親,文泰伯嫡親的女兒。只不過她青年守寡,扶持兒子長大。她兒子也是兩榜進士,外放數年,今年終于入京為京官,怎么不活動一二呢。”
麗姝又問“她們家本籍何處”
如果是永泰伯的女兒,應該嫁的是名門吧
魏媽媽露出一抹奇怪的微笑“象山俞氏。”
“這個象山是哪里我曾經聽說俞氏郡望一般望出河東郡、河間門郡、吳興郡、廬郡、江陵郡。可是其中之一”麗姝問起。
魏媽媽搖頭“都不是,沒有郡望,當年那位俞老夫人嫁的人家沒什么根基,寒門出貴子,好在她兒子爭氣,倒是娶了一門好親事,是當年馬次輔家的小女兒,雖然是庶出,可是沒少提攜。”
“媽媽,不是馬次輔吧,是馬元輔吧,我記得他做過一年的首輔,扳倒了張元輔。”麗姝道。
魏媽媽冷笑“怎么不是呢,當年張元輔以身當國,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兒啊,可馬次輔當了八年閣臣,好容易當上首輔,上臺就鼓搗皇帝褫奪張元輔封號。還打著一幅純臣的樣子,真是”
倒不是魏媽媽一個下人管的很多,因為當年劉家和張元輔有鄉誼,彼時人們是很重視鄉誼的。祖父是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黃州府麻城人,而張元輔是湖廣荊州府江陵人。祖父當年就是因為怕被人說是楚黨,所以阿附宮中大珰,后來才被皇帝革職。
若非祖父乃名臣之子,可能還要下大獄,體面無法保存。
張元輔的家人就更慘了,麗姝想來也覺得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