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完,戰敗的消息傳來,京城的消息一貫是比地方要靈通的,前世在楚州的時候,消息閉塞,她只知道吃了敗仗。最后得知和哪幾個國家打仗打輸了,還得是被人拐賣到楊家的時候。
劉承旭等人自然是憂國憂民,一會兒罵誰太冒進,一會兒懷疑前線有奸細,但最重要的是這次要選公主和親。
“我聽說烏孫和大宛兩國都要嫁公主過去,折辱咱們齊國。”
“咱們大齊可是天子之國,圣上踐祚多年,素來心高氣傲,這次卻是讓我大齊居然送公主和親,這是前朝未有之事。”
甚至劉承旭都念起滿江紅了。
小傅氏在桌上替他布菜“老爺,那朝廷會同意嗎我聽說唐太宗時以文成公主嫁給吐蕃,如今選也是選宗室女吧。”
劉承旭冷哼一聲“大宛和烏孫要真公主呢。”
“真公主皇上現下適齡的公主只有福寧公主啊。”小傅氏也是充滿濃濃的擔憂。
劉承旭現下雖然是三品官,但是九卿廷推和他無關,他只好道“那些番邦原本想要真金白銀,如今我大齊又不是澶淵之盟的中國,皇上不答應。如此,他們見占不著便宜,才以公主許嫁。”
麗姝聽到這里,大抵也明白為何福寧公主那么突然的要嫁給鄭灝,原因是當年別人是要她親自和親。
用完早飯,劉承旭立馬去上衙了。
小傅氏則對麗姝和麗柔道“咱們現在去給老太太請安,之后你們倆就回房或看看書,或者學學針黹女紅。”
麗姝和麗柔對視一眼,不敢耽擱。
很快,小傅氏就把丁姨娘喊了過來“麗柔的婚事要抓緊了。你不知道老爺今兒說大齊戰敗,連真公主都要出嫁了,誰知道咱們這些大臣之女會不會受到波及。麗姝還好,下個月就成婚,麗柔正好這個月及笄,我打算也讓她們盡快完婚。你是她生母,你若同意,我就去和老太太說,你若不同意,就只當我白說一句。”
雖說她不太喜歡丁姨娘,但就和當年對傅氏一樣,她知道冤有頭債有主,丁姨娘或許在饒媽媽和蘇姨娘陷害她時有些異動,但禍不及子女,麗柔什么都沒做。
小傅氏曾經記得打仗時拉壯丁的慘狀,雖然也不一定關未婚的姑娘何事,但是未雨綢繆才好。
丁姨娘當然不傻,她爹常年在麻城做縣丞,小時候最喜歡的孩子就是她,常常抱她在膝蓋上講故事,說的最多的無非就是我朝收復燕云十六州,平了蒙古等等,但到如今,大齊已經不再是往昔的大齊。
連真公主都可能會被和親,那這些大臣之女呢,即便老爺很有可能不會同意,但是這般到底女兒有危險。
但她也不說自己同意,只道“妾身不過是一個姨娘,柔姐兒的事情還要勞煩太太作主。”
小傅氏也懶得和她計較“唔,那你先下去吧,我和老太太去說。”
俗話說一葉而知秋,麗姝心想小傅氏真的是非常敏銳,立馬就怕有人上門讓
劉家的姑娘代嫁,
迅速操辦起婚事來。
但麗姝顯然心中有事,
前世她在楚州,也沒什么事情麻煩鄭灝,這輩子鄭灝還要派人替他盯梢,她是真的擔心因為自己他考不上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會試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這是舉國掄才之大事,麗姝知曉現在不能出去,她就親自去劉太夫人的佛龕前虔誠的磕頭。
說來也奇怪,她自己是不信鬼神的,因為她向來信奉求神問卜,不如自己作主。誦經念佛,不如本事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