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于鄭灝,她頭一次希望自己所求的事情成真。
劉太夫人以為麗姝是擔心鄭灝考不上,還悄悄的對魏媽媽道“真是女生外向。”
“老太太,這也是人之常情啊。鄭公子對三姑娘也很上心,元宵節知曉三姑娘沒出去,一大早就送了花燈過來。”魏媽媽打趣。
劉太夫人笑道“是啊,這樣才好呢”
小傅氏得了丁姨娘的同意,又和劉太夫人說起麗柔的婚事,劉太夫人贊許道“你說的很是,春風未動蟬先覺。自古吃了打仗無非是送女兒,送銀錢,割讓土地,早辦了事情也早了的好。”
皇城還是有人彌漫在吃了敗仗但并非什么大事的感官中,自詡天子上國,將來必將打敗蠻夷。并不放在心上,但真正身處旋渦之中的人已經開始著急了。
金蟬宮
福寧公主蕭瑤光抬起下頜,還是一個如鳳凰似的小公主,她是中宮所出的公主,十分受父皇的喜愛,并視之為掌上明珠。
她平日最喜騎馬,永初帝稱這個女兒為“女中堯舜”,說她性情聰穎豪邁,若是男兒,必定會把位置傳給她。
可是現在烏孫國和大宛國都要求娶真公主,她的最大的皇妹今年也才十歲。
只有她,年歲相當。
可是她怎么能去和親呢和親的公主有幾個活的長的,她怎么能成為別人的玩物。
福寧一直以為父皇是皇帝,無所不能的,現在卻發現,原來父皇也不能為她遮風避雨。
“公主,您莫擔心,皇后娘娘那里肯定會為您想辦法的。”宮人勸著。
她們知道若是公主真的去和親,她們這些宮人肯定也會跟著去那些胡虜之地,戰敗國的公主會有什么下場,可想而知的。
又有宮人附和道“是啊,是啊,還有遲家呢。況且皇上素來寵愛公主您,肯定不會讓您去和親的。”
福寧公主到底沉不住氣,去見了母后,母后還是那般賢淑,她過來的時候,母后正叮嚀東宮的嬤嬤們。
東宮雖然并非母后所出,身子骨也弱,但母后卻視如己出。
遲皇后看到她后笑了“是嬋兒來了,來母后這里坐。雖然立春了,但春寒料峭的,披風怎么不穿上,萬一著涼了怎么辦”
“母后,女兒是”福寧公主有很多話,很多恐懼想和母后說。
遲皇后又知道女兒想說什么。
但是她亦很沉的住氣,因為她料到皇上是不可能要自己的女兒真的去和親的,真公主去和親,那才是臉都丟盡了。
所以她等東宮的嬤嬤們走了之后,遲皇后才對福寧公主道“你坐下,這般委屈做什么,你的委屈該讓你父皇看到才是啊。”
福寧公主久在深宮,當然知曉宮里的人,包括自己的親娘,說話都不會說的太透,意思點到就成了。
是啊,她在母后這里坐什么,她該去求父皇。
“多謝母后指點。”
福寧公主笑道。
遲皇后微微點頭,等公主走遠了,她又道“福寧今年才十三,皇上上次同我說選一位讀書人,皇上歷來是很喜歡這些讀書人的。本宮聽聞東華唱名方才是好男兒,這次若是懇請陛下在東華臺附近的新臺看唱名的士子,若是能定下婚約,三年后成親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