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程蔓補貼了一個月的房租,所以她用來辦輔導班的那套房子里的住戶搬得很快,六月三十號之前,上下六間屋子全部被空了出來。
也不算很空,剩了些家具。
這幾間屋子租出去時,程蔓準備了基礎的家具,比如床、衣柜、飯桌等,那些住戶住進來后,也陸續帶了些家具過來。
住戶搬走時,他們帶來的家具自然不會留下來,至于程蔓準備的那些家具,她考慮到房子以后要做教學用,床和衣柜都沒了用處,也都讓住戶搬走了。
反正這些家具都是從舊貨市場拖回來的,再拖回去也賣不了幾個錢,還得付托家具的費用,麻煩又劃不來。
而對租戶來說,有了這些家具,他們就可以租一個不帶家具的空房子,租金能少五毛一塊,也樂得占這便宜。
于是住戶陸續搬走后,房子里只剩下了桌椅板凳這些東西。
桌子都是方形飯桌,肯定沒辦法給學生用,但其中兩張高的可以搬到二樓當辦公桌,矮的可以當飯桌。
跟桌子比起來,凳子用處就更大了,老師學生都能坐,至于斗柜可以用來放文件,或者放在一樓當講臺。
這些事說起來雖然磕磣了點,但創業初期嘛,能省則省。
另外這套房子其實是三室一廳,方方正正的格局,那十年里因為被當成國營廠職工宿舍,客廳被隔了起來,四間屋子呈田字分布。進門往里有一條過道,通往二樓的陽臺就在過道最里面。
這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都不算大,十四五平的樣子,不算方正,但也不長,沒辦法隔成兩間,但當成一間臥室用又有點浪費。
里面住戶基本都用家具擋在中間,進出的位置在掛上草簾布簾,里面通常是夫妻住的主臥,外面要么給孩子住,要么擺上桌椅板凳做飯的家伙,當餐廳廚房用。
所以這四個房間沒有被分隔成更小的房間,住戶搬出去后里面格局不用改。另外房子建起來雖然有些年陳,但整體結構還算牢固,屋頂年前程蔓剛找人補過,也不用管。
不過里外墻面都有些舊,里面墻壁粉刷得有七八年了,程蔓把房子買下來時,看墻面雖然有點舊,還有各種涂痕,但墻面一不漏水二沒有脫落,就沒有重新弄,畢竟這套房子的房租挺便宜的。
跟里面比起來,外墻問題更大一些,墻面是紅磚的,沒抹過水泥,又經歷了風吹日曬,有些磚的棱角都不再明顯。而且臨著馬路的那一面墻上長滿了青苔,春夏季節還好,看著挺有生機,到秋冬季節墻上就一片漆黑。
房屋租給別人住時,這些都不算問題,畢竟這房子地段挺好,周圍好幾個國營廠,長青苔的那面墻又臨著大馬路,出門就有公交站,到哪都很方便。
而且因為房子買來便宜,程蔓要的房租也不高,所以她這房子挺搶手,之前租戶陸續搬出后,她每次過去都有箱子里的人來打聽房子租不租。
但要用這房子開輔導班,這些問題就很嚴重了,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做生意也是這樣,經營場所不弄好點,誰能相信她是正經做生意的
所以租戶搬出去后,程蔓立刻找了泥瓦工來,讓人把里面重新粉刷,每間屋子還要粉上黑板,地面也重新打了水泥,外墻則先抹水泥,再粉刷成白色。
至于臨著大馬路的那一面墻,因為人來人往,是非常好的廣告位,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心里,程蔓打算在刷白的墻面上用油漆寫上輔導班名字、課程套餐以及金額、廣告語等信息。
但信息內容得仔細琢磨琢磨,而且要寫,肯定要另外找個字寫得好的人,所以泥瓦工負責的只有粉刷。
雖然這套房子里有四間屋子,但這時候裝修工序沒那么多,所以工期并不長,一星期左右就全部弄好了,連窗框都換了新的,玻璃選的是透亮的,這樣里面光線才能好。
裝修弄好后,程蔓又找了程樹偉幫忙弄電。
親閨女的事業,程樹偉當然要支持,程蔓回去跟他說了后,放假他就帶著工具過來,重新布置了電路,再裝上插座、大瓦數的電燈泡等。
同時她找了人,在周邊農村買了一批木頭,就近找了木匠直接在裝修好的房子里直接開工準備打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