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間面積都不大,程蔓對書桌要求很高。
書桌不能按照人頭打,一個小房間想塞進去二十張書桌有點勉強,桌體也不能太寬,因為第一排到黑板的間距不能太小,否則既不方便老師走動,學生看黑板也不方便。
思來想去,程蔓還是從前世上輔導班的記憶里,扒拉出了一款桌椅。
最后打出來的桌子,長能坐五個人,寬在五十厘米內,桌洞也不大,只能放兩本書。反正他們這是輔導班,來上課不用帶太多書。
每個房間打四張這樣的桌子,前后桌之間間隔也不超過五十厘米。
這樣排下來,最小的房間進門剛好能空出型的過道,第一排和靠門那面墻壁的黑板之間勉強能有一米左右的空間擺講臺。大的兩個房間則左右都能空出過道,程蔓打算把這兩個房間當成主教室,小的兩間當成備選。
四個房間,光要打的桌子就有十六張,凳子更多,哪怕程蔓請了好幾個師傅一起開工,也要半個月才能忙活完。
為了不浪費時間,打家具的同時,程蔓開始著手準備辦營業執照需要的資料。
這時候做生意辦營業執照的人不多,改開時間短嘛,普通人沒有這個概念,國家呢在這方面的制度也沒有完善。
很多人就算是開店,也是盤個店鋪就開工。
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末,很多企業因為稅收問題跌跟頭,輕點的只是罰款補稅,嚴重點可能要進去。
前幾年跟程亮合作擺攤只是小打小鬧,連個店面都沒有,程蔓就沒考慮這些。
畢竟哪怕是她穿越那會,擺攤做生意的也基本不會去辦營業執照,至于個稅交不交,則看個人自覺。
程蔓有這個自覺,但她沒那個資格交個稅,這會國家只對在國內工作的外籍人員征收個稅,她不符合條件。
但現在她要辦輔導機構,有了經營地址,這方面就得規范起來,畢竟她這方面如果查出問題,影響的不只是她個人,還有陸平洲。
只是這營業執照吧,確實不太好辦。
倒不是流程有多復雜,而是臨江沒人開過輔導班,又或者開輔導班的沒人來辦營業執照,工商負責這一塊的工作人員,連輔導班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不過等程蔓解釋清楚后,審核她資料的工作人員對她這個輔導班挺感興趣,要不是她說輔導班剛開,暫時只收高三學生,工作人員肯定要把自家孩子送去。
話說回來,因為沒有先例,工商的工作人員雖然覺得她這個輔導班不錯,但負責審核的人不敢隨便通過,得把她的資料提交上去層層審核。
這一審核就是半個多月,她輔導班的桌椅都打好了,營業執照還卡在第一步。
而這半個多月里,程蔓收到了兩次電話,讓她去工商跟人解釋這個輔導班是什么情況,第一次問她這些的是區工商局的人,第二次是市工商局的人。
程蔓人麻了,她真沒想到辦個輔導班能驚動市里領導。
好在市里來人后,流程就快了起來,剛進八月,她的營業執照就批下來了。
營業執照下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做招牌,另外程蔓還找了個專門寫標語的人,讓對方在面向馬路那面墻上寫上想好的廣告語。
本來這事程蔓是想找美院學生的,但她想想又覺得沒必要,廣告其實不用太高雅,簡單粗暴最實用。
就像椰樹的包裝,簡單粗暴沒太多藝術性,但同時也簡單明了,慢慢的反而成為了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