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呂子聽得頭大如斗,情知問這些婆子們這種話題,只怕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只得換了個問題。
“那張大娘,你家是做什么營生的一年能掙多少錢”
張婆子警惕起來,說道“你問這個干什么”
小呂子撓撓頭,只得實話實說。
“就是問問要是一年掙得不多,你們怎么能天天下館子,在外頭買吃食呢”
張婆子一拍大腿,悲情控訴道“小呂子,你這話可真是冤死人了誰天天下館子啦你是不是說你大娘我不會過日子”
小呂子瞠目結舌,完全不明白話題為什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走向。
“不不不,大娘,我絕沒有這個意思”
天地良心,他怎么會關心她家會不會過日子啊
當然這話不能明說,小呂子正抓耳撓腮地想著借口,張婆子已經噼里啪啦地說開了。
“小呂子,你就別解釋了,大娘明白你的意思昨日那些官差比你可兇多了,到我家里一頓亂翻,然后就說我們家里,連米面油都見了底,怎么還能有這么多金銀布匹這才懷疑到我頭上的”
張婆子說起昨日的事,既心有余悸,又忍不住委屈掉淚。
“其實這事兒真不能怪我啊,我就這么一個閨女,好不容易要出嫁了,我能不心疼嗎這些金銀布匹,都是我從牙縫里一點兒一點兒省出來的呀有時候家里斷了糧,還得去管街坊借呢,不信你問隔壁王家”
小呂子聽著,卻更糊涂了。
“大娘這么說,那你家里也不富裕啊,怎么還能常去外頭買東西吃呢”
“就是這話啊”張婆子一拍大腿,說道,“小呂子,你不當家,你是不知道這當家的難處”
“俗話說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要用錢買你說我家老頭子和兒子,一日掙個幾十文的辛苦錢,是夠柴錢的,夠油錢的買了米就沒錢買菜,買了面就買不起油,就算買捆柴也要文呢”
小呂子哪里知道吃個飯還有這么多說道,一時聽呆了。
張大娘拉過他,一樣一樣給他算賬,一天一大家,米面油菜柴,怎么也要幾十文錢,有時候還不夠用的呢
“可是下館子就不一樣了,武家那燒餅才兩文錢一個,買兩個就能管飽,我們女子飯量小,一頓吃一個就足夠了,要是有湯有粥,也就吃上半個,可不比自己做著省事又便宜”
“還有梅源記那盒子菜,一個人十五文錢就能吃飽,像我們家里人口多,買個一三十文的菜,又有肉又有菜還有雞蛋,家里煮上一鍋飯,蒸上一鍋干糧,全家人都能吃好吃飽”
聽到張婆子這話,小呂子忍不住直點頭。
“可不是嘛,外頭吃碗小餛飩也要十文八文的,十五文能吃飽,的確是劃算”
小呂子不像王猛那些班頭有油水可撈,平日大多是跟著跑腿打雜,混點兒外快,之前吃梅源記不用花自己的錢,以后可不能這樣了。
要是花著自己的錢,那他也得算計算計,十五文就能在梅源記吃一頓飽飯,那是真實惠
聽小呂子附和自己,張婆子立刻覺得找到了知音,跟小呂子從梅源記哪個菜好吃,到哪個菜最下飯,聊得熱火朝天。
不僅如此,兩人還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吃了梅源記的飯,再吃自家做的飯,就實在吃不下去了
自家做的飯菜,既沒有外頭買的便宜,又沒有外頭飯菜好吃,誰還愿意大熱天守著爐灶,做一鍋大家都不愛吃的飯菜
最后,張婆子還不忘抱怨小呂子幾句。
“你們封了梅源記三天,我們好幾天都沒吃上梅源記的飯菜了,街坊們都快饞死了,就等著你們走了,我們就能去打個牙祭了”
小呂子嘿嘿一笑,說道“快了,快了”
這三條胡同都查了三天了,看著沒什么問題,梅源記也就可以再次開張了吧
不遠處的另一家,王猛正被金祥拉住不放。
“王大哥,知道你在當差,我就說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