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用瞎研究出來的這個借口,糊弄別人還行,想要搪塞顧南簫只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果然,聽到她說是跟武大娘學的廚藝,顧南簫忍不住一聲輕笑。
武大娘要是有梅娘十分之一的手藝,也不至于在一個燒餅店里窩了幾十年。
聽出顧南簫不信,梅娘心思一轉,繼續說道“小時候娘忙著做燒餅,我給家里人做飯,我喜歡研究各種菜,做多了就會了”
“噢,原來是自學成才。”顧南簫似笑非笑地看著她,“梅姑娘當真是天賦異稟。”
梅娘聽不出來他是譏諷還是夸獎,只好保持沉默。
看著梅娘雙手交握放在身前,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顧南簫心下了然。
這丫頭看著年紀不大,對他的警惕心卻很強。
感受到頭頂傳來探究的目光,梅娘不禁暗暗深呼吸。
她不喜歡這種被人觀察的感覺,見顧南簫不再說話,她便說道“若是顧大人無事,那我就先告”
她的話還沒說完,卻被顧南簫打斷了。
“史家或者梁家的人,這幾天有沒有來找過你或者你的家人”
梅娘心中一凜,想了想才說道“不曾見過。”
她就說這位顧大人身居高位,公務繁忙,怎么會無緣無故跑來梅源記吃飯,原來還是因為案子。
或者是,因為案子里牽涉的那個人
不過她說的也是實話,自打把史貞娘嚇跑,她就沒見過史家的人了。
至于梁家,這幾日正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呢,怎么可能來找她的麻煩。
想到這里,梅娘又想起金祥跟她說過的話。
不行,等一會兒糊弄走了顧南簫,她就得趕緊去找武大娘,告訴她最近低調點,別再高調地到處送燒餅了。
她這么胡思亂想著,卻發現顧南簫只問了她這一句,就不再說話了。
梅娘抬眼看向顧南簫,見他望著燭火,一雙鳳眼微微瞇起,不知道是在悵然還是在思索。
看來顧大人暫時是沒有說話的意思了,梅娘只好開口,打破這房間里壓抑的沉默。
“顧大人,史家小姐丟了嫁妝,是不是會耽誤她出嫁啊”
顧南簫正在腦海中梳理史家,梁家和武家的關系,看看有沒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忽然聽到梅娘這句“關切”的話語。
他看向梅娘,正好看到對方也在看著自己。
到底是年輕姑娘,對于這種案子就只會想到會不會影響嫁人的事。
為了安撫小姑娘年輕脆弱的心靈,他說道“只要嫁妝找回來,還是不會耽誤的。”
梅娘似有所悟,難怪英明神武的顧大人對一件小小的案子如此上心,卻又遲遲破不了案,想必顧大人的心里也是天人交戰吧。
他本應該秉公執法,專心破案,可是找回了史玉娘的嫁妝,那史玉娘就要出嫁了,這又讓他情何以堪
以他的身份地位,又不能把這份感情表達出來,只能默默壓在心底。
就連跟史家有著拐彎抹角關系的梅娘,他都會過來,尋她說上幾句話,以解相思之情。
想到這里,梅娘的心里不禁對顧南簫升起幾分同情。
她輕聲說道“大人是個好官,一定會得償所愿的。”
雖然有一些官差挺霸道蠻橫的,可是顧南簫講道理,肯體恤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是,來梅源記吃飯還給了她銀子,在這個朝代就算是難得的了。
顧南簫只當她是勸慰自己,聞言點了點頭“多謝,但愿能借你吉言。”
說著,顧南簫從荷包里掏出兩錠銀子放在桌上,起身離去了。
梅娘送他到樓下,趕緊回屋拿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