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兒興沖沖地進了韋家,趕緊叫小廝去搬馬車上的食盒和罐頭。
尤其是那些罐頭,她喊了好幾聲,叫那些人小心些,再小心些,千萬別摔壞了,那可是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吃食
韋姑娘在穿花門里頭都聽見雙兒的喊聲了,聽說有新鮮的吃食,她不由自主地走了出來。
“雙兒,不是讓你去梅源記買些現成的盒子菜嗎你怎么買了這么些罐子”
雙兒見她出來,趕緊小跑著過來。
“姑娘有所不知,這是梅源記才出來的吃食,叫水果罐頭,我好不容易才搶到的”雙兒一臉邀功的表情,得意地說道。
“水果罐頭那是什么”韋姑娘聽了更奇怪了,追問道。
雙兒也沒吃過,只得比劃著,努力跟韋姑娘解釋。
“就是,里面是水果不過是煮過的,好像還放了糖”
“煮過的水果是水果羹吧”韋姑娘大約猜到罐頭是什么了。
雙兒搖搖頭,覺得這水果罐頭跟水果羹并不一樣,可是一時又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她正搜腸刮肚地想要再描述一下,卻見一個丫鬟走了過來。
“姑娘,舅太太問你去了哪兒,太太請姑娘快些回席間去呢”
聽到這一句,韋姑娘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吃個飯也不消停,我才出來透口氣,就叫人追出來了,生怕我跑了似的”
雙兒深知內情,連忙扶住了韋姑娘。
“舅老爺一家難得進京城一趟,姑娘就多擔待些吧,免得失了禮數。”
韋姑娘深深嘆氣,一邊認命地往回走,一邊問道“我叫你去買的菜,可都買回來了”
雙兒笑道“姑娘放心,我買了不少呢,足夠添上幾個菜的了,保證讓舅老爺一家吃得高興”
韋姑娘忍不住笑了,說道“就你調皮”
這舅老爺是韋姑娘的舅舅,韋太太娘家姓趙,原是河間府鄉下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家,為了維持生計只得一邊種地一邊讀書,只是趙舅爺實在不是讀書的料,讀到四十多歲連個童生都沒考上。
趙舅爺雖窮,卻是個認死理的,非要兒子繼續讀書,韋太太關心侄子,時不時會私下給娘家捎些東西,資助侄子讀書,沒想到卻惹惱了趙舅爺夫妻倆,總覺得韋太太是發了家就想趁機跟娘家顯擺,就是瞧不起娘家,因此兄妹倆的關系一直不大好。
去年趙家的祖墳忽然冒起了青煙,趙舅爺那考了十年的兒子趙光祖突然中了秀才,趙舅爺一家立刻揚眉吐氣,對韋太太這個商戶的親戚就越發瞧不上眼了。
這次趙舅爺夫妻倆帶著女兒進京,因著住在客棧太貴,就“委委屈屈”地住進了韋家,雖然住了進來,還是各種挑剔嫌棄,不是說韋家暴發戶,就是說家具土氣,要么就說京城什么東西都貴,處處都不好。
韋姑娘身為主人,陪了表姐幾日,就生了幾日的悶氣
。
韋太太招呼娘家人十分周到,可是帶他們逛街,他們說街上人太多,擠得他們氣悶,請他們去酒樓,又說京城酒樓不過如此,還不如他們鄉下的吃食有滋味。
今日韋太太請他們在家里吃飯,韋姑娘在席間聽他們又在挑三揀四,實在氣不過,就叫雙兒去梅源記買幾樣菜回來。
趙家人不是說京城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嗎她倒要讓這些人瞧瞧,京城哪怕是盒子菜,都是那么好吃
韋姑娘雖然心里吐槽,回到席間卻絲毫不顯,依然坐在表姐趙慧身邊。
趙慧瞟了她一眼,剛要開口譏諷幾句,卻被韋姑娘頭上的金簪晃了眼,下意識地扭過了頭。
雖然沒說話,趙慧的臉色卻更加難看了。
韋家不就是開了個綢緞莊嘛,看把韋表妹給囂張的,在家里吃飯還要戴個金簪,顯擺給誰看呢
韋太太見趙慧臉色不好,關切地問道“慧兒怎么了可是飯菜不合胃口”
趙慧哼了一聲,說道“姑母,你們平日里在家就吃這些呀”
韋太太看了看桌子上,雞鴨魚肉全都有,八菜一湯一甜品,實在不知道這席面有什么不好的。
“慧兒是吃不慣這些嗎你想吃什么就跟我說,我叫下人去做。”
韋太太原本是關心的話,聽在趙慧耳中就變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