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的甜脆,紅椒的銳辣,竟然能在這道菜中完美地融合,兩種辣味在口腔中交纏,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味道,讓嗜辣的父子兩人吃得痛快極了。
雖然數九寒天,兩人卻都吃得滿頭是汗。
這么好吃的菜,誰還有空兒想不痛快的事,腦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吃多吃使勁吃
一盤堆得冒尖的雙椒魚片,被父子兩個一頓風卷殘云,很快就消滅得干干凈凈。
雖然還沒吃夠,可是兩人也知道這么辣的菜吃多了不好,還好其他的菜也做得極美味,彌補了他們心中的些許遺憾。
羊湯噴香暖身,木耳山藥清爽解膩,再吃完烤鴨配卷餅,兩人都吃得又飽又滿足。
吃完了飯,李韜卻還不急著走,在桌上磨磨蹭蹭。
李大人知道他是想等著一會兒客人少了,去尋梅娘說幾句話,便也不催他,叫了壺茶喝著慢慢消食。
直到喝完了整整三壺茶,李大人都跑了兩趟茅房了,李韜再也沒了借口拖延,只得跟著李大人下了樓。
幸好他運氣爆棚,下了樓正好看見梅娘在跟四九說著什么。
他顧不上看李大人的臉色,立刻跑了過去。
“梅姑娘,你在忙什么呢”
梅娘見了他先是一笑,接著對四九說道那就定在后日吧,你記得把請帖都發出去。”然后轉向李韜。
“李公子吃得可好您和李大人還滿意嗎”
李韜連連點頭,說道“你做的菜哪有不好吃的梅姑娘,咱們都認識這么久了,你不用跟我們這么客氣的。”
梅娘笑道“好啊,那李公子也不要跟我客氣,這頓飯的錢就不要付了,算我請你和李大人的。”
李韜趕緊擺手“那怎么行你一個姑娘家,開著這么大的酒樓多不容易啊,我哪能占你的便宜”
一邊說著,他一邊拿出荷包,把飯錢結了。
結過賬,他還有幾分不舍,對梅娘說道“梅姑娘,快到年下了,過幾日我來給你
送節禮過完正月我就要參加春闈了,你你要等我啊”
梅娘只當他是說要她等著李府送年貨,隨口答應道“李公子客氣了,你幫我那么多,回頭我也會去府上拜年的。”
李韜頓時喜形于色,見梅娘已經跟賬房說上話了,便不再多說,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李大人忍了又忍,見兒子還知道出來,在街上顧不得多說,趕緊拉上他回家了。
有這么個兒子,可真是太丟人了。
在無數學子文人的翹首以盼之下,南華樓的詩會終于拉開了帷幕。
天公作美,頭一夜下了一場雪,后院的小花園里銀裝素裹,白雪皚皚,令人一看便心曠神怡。
雖然外頭冰天雪地,回廊處卻每隔三尺的距離就擺了一個火爐,人們走在回廊中,既無風雪侵擾,又有熱氣蒸騰,還不影響欣賞雪景,對這精巧的設計都贊不絕口。
花園雖小,景致卻多,覆蓋著淺淺白雪的假山,前院那披著雪衣的紅瓦青墻,不遠處那掛著冰柱的樹林,更有回廊中每隔幾步放著的古玩,盆景,花瓶,還有廊下懸掛的名家字畫,人們在短短的回廊中走走停停,時不時賞玩和討論幾句。
等到了回廊盡頭,一排排空白的條幅和紙張等已經鋪陳好,連墨都磨好了,只等文人雅客們一展風采。
眾人少不得謙虛客套幾句,待聽說前面已經準備好了席面,只待眾人留下墨寶,便可入席,大家便借口說不好耽誤時間,勞他人久等,紛紛揮毫潑墨。
吟誦詩詞的,描繪雪景的,還有人贊揚南華樓精致飲食。
畢竟這詩會是南華樓舉辦的,身為客人,看了人家的景,吃了人家的菜,當然要多說幾句好話了,又不費什么錢。
一說到南華樓的菜肴,大家越發文思泉涌,不過短短的時間內,就做出了上百首詩詞。
伙計們把詩詞字畫都收好,恭敬地請眾人去前面吃飯。
本以為過了這半天,飯菜早就涼了,沒想到南華樓給眾人準備的竟然是銅爐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