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怔愣半晌,喃喃道,區區這般小事,就猜疑至此,怒到自毀長城,看來那位君王對自己的兒子依然不信任吶
諷刺的是,王忠嗣死后三年,那個得到李隆基盛寵的宰相李林甫也死了,一開始,李隆基以極其隆重的禮儀將他入殮,為他操辦了盛大的喪禮然后,早就痛恨李林甫占著宰相位的楊國忠勾搭上安祿山,合謀誣陷他聯合突厥投降的將領阿布思謀反。
這一回,還沒下葬的李林甫也嘗到了這位帝王的薄情他依然懶得去求證,幾乎是立即就下詔把李家抄家除爵,開棺取出自己賞賜的紫衣金魚袋,把李林甫是尸身丟進一個簡陋破棺材,扔到了長安城外亂葬崗
從此,楊國忠走上了權傾天下的人生巔峰,他是大唐帝國的宰相兼吏部尚書,同時身上還有四十多個職位,大肆打壓異己進行朝堂大換血這時,李隆基突然覺得沒讓干兒子安祿山當宰相,著實太委屈他了,于是召他進京賞賜金銀財物,加封他為左仆射、兼任御馬總監、全國牧馬總管,安祿山臨走時,李隆基還把身上的御袍脫下來披在他身上
當然啦,已經完全喪失智商的李隆基想不到,自己這位手握三鎮兵權的干兒子,根本不稀罕這件御袍,人家要的是天天穿龍袍
開元年間的李隆基看了一眼依然昏迷不醒的武惠妃,沉聲道,“傳下去,以最快速度把安祿山和他的同黨抓來京師
天寶年間的李林甫,眼中射出狠毒的光,安祿山,楊國忠,你們竟敢在老子身死后,這般陷害我
他抬頭對李隆基道,“陛下,要不要把安祿山抓來”
李隆基半閉著眼,不耐煩地揮揮手,誒神畫中關于朕之事,怎能當真莫非你也認為朕是胡亥那種亡國之君再者,朕對祿山有知遇之恩,他向來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絕不會背叛朕”
李林甫心里,陛下啊,仙人所說之事八九不離十,王忠嗣才是絕不會背叛你的那個,而安祿山遲早是真的要反啊,看來您確實老糊涂了
天幕中畫面一轉,溫暖的驪山華清宮,水汽氤氳,李隆基正和楊貴妃在溫泉池里嬉戲玩鬧,輕紗羅賬外,高力士急沖沖跑來大呼,“陛下,不好了不好了安祿山反了”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集結手下15萬兵馬和契丹、室韋等異族5萬余黨部隊,領軍20萬在范陽起兵,而這時李隆基還在華清宮泡溫泉,面對雪片般的戰報,他選擇了視若罔聞,甚至認為是嫉妒安祿山的奸臣在造謠
直到十一月中旬,他才在大臣們的催促下,召集宰輔商議御敵事宜,人人憂心忡忡之時,楊國忠卻喜不自勝,他認為這趟終于可以擠走安祿山,自己馬上就要變成李隆基獨一無二的心腹寵臣了于是,他興高采烈站出來拍著胸脯保證,臣請命,保證不出十日就能平息叛亂′
李隆基喜不自勝,朝臣們雖然并不信他真能十天就平叛,但大家都安慰自己這一趟,大唐以前會像以前的那些危機一樣,總可以熬過去的,可他們沒想到,眼下大唐軍中最
耀眼的三顆將星,竟無一人能抵擋叛軍的鐵蹄而原因,依然在李隆基
貞觀君臣的心都揪起來了,我大唐,到底會因為這趟節度使的叛亂,變成怎樣悲慘的人間地獄難道就此亡國了嗎
僅僅一個月,安祿山的大軍就攻破河南,來到虎牢關準備朝洛陽進攻,駐守此處的是大唐名將封常清,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手上只有臨時募集的六萬業余士兵是的,這時期大唐最精銳的部隊,在各地駐守藩鎮的節度使手上而虎牢關,也從李世民一戰定中原的龍興之地,變成了唐朝京師洛陽的淪陷之地。
倉皇敗逃的封常清知道大勢已去,只能和另一位名將高仙芝一起,改變作戰計劃,退守地勢險峻的潼關,攔住叛軍前進的步伐,可惜在宦官邊令誠的讒言下,李隆基以不戰而逃、擅自行動、違抗命令的罪名,命人將二人將就地斬首
秦始皇心中一沉,兩軍交戰之時,他竟自斷臂膀世民與朕皆是何其不幸,滿腔雄心,卻后繼無人
劉邦氣得狠狠一拍呂雉的大腿,豬要老子說這李隆基就特么是豬呂雉忍痛蹙眉,陛下不必惱怒,神畫中這位是大唐皇帝,并非我大漢之事
劉邦再用力一拍她的大腿,“老子把李世民當成我的親兒子啊他大唐的事就是我大漢的事氣死我老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