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想說說另一些才思敏捷、卻被束縛在女德的牢籠中,終身無法出仕、不能遠行、更不可能舞刀弄木倉的奇女子,說說她們史書上留下的無盡遺憾
甚至,她們連牢騷都不能發
畫面中,出現一位身穿宋朝服飾的少女在提筆疾書,邊寫邊悲憤念出聲來,“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猶有開元字買盡人間不平事
這位被稱作李氏的女子,同樣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甚至,她之所以能被后世人知曉,是因為那位大名鼎鼎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她寫的兩首詩這一首表達了16歲的她,對人世間不平事的憤慨之詩,可見她的性格堪稱嫉惡如仇,這樣的女子,如果能做官,會不會是宋朝第二個包青天呢
遺憾的是,在這個對女子重重壓迫的世道,她不可能做官,甚至,她也不算一個完全的人于是,
她寫了第二首詩,昔年剛笑卓文君,豈信絲桐解誤身,詩中字字句句皆在吶喊,在憧憬遠離禮教壓迫、得到自由身沈括雖然贊美了這兩首詩寫得不錯,但依然毫不留情表達了他批判的觀點,雖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也′1
是啊,在士大夫的眼中,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是他們男子專有的權力,你一個女子,再有才學也只是用來增添生活點綴的,或是寫一些男歡女愛的靡靡之音,或是寫一點悲春傷秋的情調小詞,不過是錦上添花討好夫婿的手段罷了,你怎么敢做要自由這種白日夢呢
北宋年間,正在寫夢溪筆談的沈括茫然停下筆,沉吟著
這個世間多年來的規矩,本都是要求女子柔嘉貞順的,她們在后宅有吃有喝有人庇護,男子在前面迎接風霜刀劍的磋磨,身為夫主,自然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權力,不是嗎她們到底在不滿些什么
其實,沈括自己在當時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別人眼中的離經叛道之人呢在千百年來重文輕理的封建時代,沈括卻癡迷自然科學,他精于數學,創立了隙積術會圓書等與幾何學相關內容;他研究物理涉及光學、力學、聲學等領域,甚至比西方早400年提出地磁偏角問題;他研究天文
學,研究化石,第一個使用石油一詞,并論斷地底下會有豐富的石油資源2
在那樣的時代,他
這種理工人才,注定不會遇到志同道合的知音,更不可能有任何機會碰到喜愛的崗位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他生不逢時的遭遇,與那些內心悲苦的女子何嘗不是同路人可他卻不能與她們惺惺相惜,反要拔刀背刺女性,為什么因為那個時代男性的身上,帶著時代刻下的、深深的傲慢和偏見的烙印
沈括慢慢放下毛筆,皺著眉頭看向天幕,孟姑娘此言謬矣
我自幼隨父親走遍各地,見多識廣,又以進士出身為國效力,朝廷雖無條件讓我實施更多試驗方案,但官家與同僚俱很佩服我的博才多學,何來與那些無病呻吟的女子惺惺相惜之說
我與女子,從來不是同路人。
秦朝章臺宮,秦始皇慢慢思索著,幾何學是何物光學,力學這些究竟有何用處聽孟姑娘的語氣,它們似乎很重要石油油怎會在地底埋藏,怪哉
他想了想,吩咐蒙毅道,“讓墨家矩子找門中弟子去一番,那名喚沈括之人,所學的自然科學和物理學究竟是何物,看看大秦能否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