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衙門公告欄。
衙役才剛剛張貼好公告,周圍就好奇地圍上來一圈人。
“好久沒見這醒目的告示了,咱寧都又有啥大事了”
“這上面說的啥,有人給念念嗎”
平日里,衙門張貼的告示,是只管張貼不管解釋的。
但這次罕見地,告示牌旁邊守著一身著官服的人未曾離去。
他見有人問,解釋道起來,說咱們寧都府下的縣城,有個叫永河村的村子,把麥子種出了畝產兩石的收成
還說,衙門要推廣這種經驗,讓寧都府的地都有這個收成,“每個縣都有一到兩個名額,想要參加的,都趕緊去衙門登記。”
問話的人是府城附近一村子人,今日陪著村長來衙門辦事,他在外面等著,湊熱鬧看公告,才好奇地問了一句。
“畝產兩石官爺,您沒開玩笑吧”漢子的聲音都顫抖起來。
“咋個可能一畝產兩石呢那麥穗不得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他種了幾十年的地了,兒子孫子都有了,還從沒見識過能畝產兩石的麥子
難不成,人家種的麥子和他想的不是一個麥子
“怎么不可能,衙門白紙黑字都寫出來了,自己看。”
那漢子大字不識幾個,哪里看得懂衙門的公文
慌里慌張地逆著人群往外擠,他要趕緊去和村長說這個事
遠遠看到從衙門口走出來的村長,漢子扯著嗓子喊“村長不得了了你快來看”
“這世上竟還有能畝產兩石的麥子”
這一嗓子,石破天驚。
整一條巷子都能聽見,即使不懂麥子產量的人,也都從這一吼聲中感知到畝產兩石是多了不起的事情。
周圍路過的人,都好奇地圍過來。
“這公告咋說”
“你們看這句,說是要將這種方法,教給寧都的農戶。”
“你們瞧,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耳熟我好像在哪里聽說過。”
人群圍著公布的告示議論紛紛,很快就注意到顧璋的名字。
很快,就有人認了出來,他驚呼道“這不是今年新出的小三元嗎”
被人這么一提醒,許多人的記憶回籠。
“是不是做神仙水的那個”
“我記得五百兩一瓶呢,可把我給羨慕壞了,要是我該多好,每年夏天賣一兩瓶,逍遙一整年”
武港村的村長,也在那壯碩漢子奮力拉扯中,披荊斬棘擠到了公告前,看完了公告的內容,激動得手都顫抖起來。
他一拍大腿“這讀書人的腦子就是不一樣,咱種了這么多年的地,竟沒一個小娃娃好使”
鐵牛“村長,真是真的”
村長一把抓起他往外擠“鐵牛你趕緊開路,咱趕緊去衙門,每個縣就這么兩個村子,咱可不能被別的村子搶了去”
自清早府城官府貼出告示后。
頓時成了全府城的新鮮事,不少人見面都不問“吃了沒”
開口就是“聽說了嗎居然有人能將麥種出兩石的收成”
府城衙門在西邊。
還不到午時,最東邊的官學,就得了消息,知道了這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公告。
除了整日在地里耕作的農戶,如今恐怕也就是這群學子最為震撼。
顧璋一大清早,按照往日的習慣,提前大約一刻鐘進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