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見到干爹的神色,頓時心領神會,在去殿外傳令時候,低聲提醒了殿內情況于燕先竹聽。
燕先竹眼底閃過思考,眉目卻依舊含笑,給小太監塞了一個小錦囊。
燕先竹往殿內走,思考今日陛下為何所憂。
戰亂、民饑、繁重的賦稅、征兵導致的民貧、民怨,還是朝堂中幾股盤根錯節的勢力
他一樣樣排除,都有些頭疼,先皇遲遲不愿放手,著實是留下了個爛攤子。
任誰坐這個位置,恐怕都不是一件易事,更別說當今陛下雖還年輕手腕不足,但有明君之志,這擔子就顯得更沉了。
燕先竹短短幾步路,腦海里思緒萬千,他行禮后道“不知陛下傳召臣所為何事”
趙曠見到燕先梅,緊皺的眉頭都不由舒緩,朝中形勢千絲萬縷,大宣土地危機重重,也只有身在寧州,和這些都沒什么關系的小福星,總能讓他開懷幾分。
趙曠壓著性子,還是先跟燕老說起了寧都農耕政事。
又補全了幾處疏漏,這才得擬成政令,只等寧都五月豐收后,拿出在大朝會上與百官商榷。
正事畢。
明盛帝趙曠提起“我欲點幾名大儒前往寧都,前往問心學院任教,燕掌教可愿替朕參詳一二”
燕先竹自無不應,他笑道“陛下為顧璋可謂煞費苦心。”
趙曠知燕掌教定懂自己,神色也帶上了點愉悅,想到顧璋那些隨性不拘的趣事,都有心情玩笑道“我的小福星,未來的肱股之臣,當然要照看著些,可不能傷仲永,或者折在半道上了。”
燕先竹翻看名冊,也有些暗暗心驚,這可都是頗有名氣、個個文采不俗的學士。
盡管不愿意這么說,但是個個都不比他家子實差,還有年輕時,和他家子實暗暗相互較勁許多年的榮大學士。
他感嘆道“有這般千挑萬選的好夫子教導,想傷仲永恐怕都難了,日后定能成為陛下所期待的肱股之臣。”
趙曠想起朝中錯綜復雜的勢力,輕嘆一口氣道“唯愿他能堅守本心,用一身天賦造福百姓,日后別被朝政污了眼濁了心。”
想到這里,趙曠的目光,下意識落向了大儒名單中,不畏權勢、端重自持,一生廉潔的榮大學士。
燕先竹心中警醒,他想到信中趣事,笑道“臣有一計,保管日后小石頭都聽您的。”
趙曠挑眉,驚訝又好奇“燕掌教還有這種妙計”
燕先竹稍加加工,繪聲繪色地把顧璋那日在鋪面前,當著眾人維護秋娘的話復述出來。
燕先竹故作一副十分篤定的模樣“所以啊,您多讓御膳房鉆研些美食,有口好吃的,保管饞得他不去蹚那攤子渾水。”
趙曠忍不住放聲朗笑,心中郁氣都一掃而空。
“能當眾說這話,也就是小石頭了”趙曠笑著感慨,他笑完,還饒有興致吩咐一旁的伺候的太監總管道“吩咐御膳房好生鍛煉廚藝,再招幾個擅寧都菜色的廚子,日后啊,朕可就靠他們勾著小石頭了。”
太監總管飛快瞧了一眼燕先梅,心中暗贊,果然燕掌教一來,就沒有攪不開的愁云。
“奴才這就去。”他也樂得配合,讓他從小伺候長大的主子能在繁重的壓力下開心些,“保管這世界上再沒有更好吃的菜色,顧相公吃飽喝足、安安心心造福百姓,替您分憂。”
“嘴皮子越發利索了。”趙曠罵道,嘴角卻忍不住上揚,眼中滿懷期許。
不日。
幾位名滿天下的大儒,都收到了圣上的命令,或者來自友人的邀請。
榮大學士臨走前,以詩會友。
還特意邀請了幾名同在京城,此行也要去寧都的友人。
他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這上面。
“聽聞幾位此行都是去寧都,還是陛下的意思”
“此等年歲,就有如此功績,陛下想來也是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