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璋“”
虧你家還是做生意的,怎么沒點眼力見
小時候是顆沒餡的湯圓,好揉搓就算了,長了幾年時間,還沒長出芯來,真是白被他坑了這么多次了
出去別說是他顧璋的摯友
金瑎這一點火,“模擬考”一事就這么火速傳開了
顧璋嘆氣。
顧璋他們散了,各回各家,等著捷報送來。
府衙的官差喜氣洋洋地帶著大紅紙寫的捷報,一路高唱,恨不得將顧璋得解元的好消息,分享給路過的所有人聽。
捷報送到顧府,搶到了送信任務的官差,更是喜得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喊“捷報,捷報貴府少爺顧璋高中寧都鄉試,第一名解元”
顧家人這回已經輕車熟路了,熟練地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荷包,喜氣洋洋地放入送捷報的衙役手中。
關上門后,已經成為官老爺的顧大根,臉上還是露出一如既往的傻笑,恨不得將顧璋舉過頭頂瘋跑。
捷報送往四家。
熱鬧的同時,模擬考的消息,也在學子中傳開。
任誰想一想,都覺得這法子實在是太妙了
鄉試本就三年一次,若月月來一次,自然就習慣了這樣的考試節奏,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能早早發現
豈不是鐵板釘釘地能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還有人打聽到了顧璋在問心道砌“模擬號舍”的那間一進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租下。
這可是四個模擬考過的人,四個全中的院子,風水絕佳
帶有小院子、帶有模擬號舍的房子,頓時大受歡迎。
還有原本參與修繕過貢院號舍的匠人們,也都大受歡迎。
不少讀書人,都請他們來自家修一個,一時間竟還有些供不應求。
原本找不到活計的漢子們,一下大受歡迎,被人爭相討去。
顧璋臨要走了,又創造了一波工作機會,讓市場上的錢小小流通一波。
那被顧璋請來修號舍的漢子,如今已經靠著日夜不休地努力,掙得盆滿缽滿,還帶著村里當初一起去修繕號舍的漢子,一起掙了不少錢。
他夜里摟著媳婦“還是你說得對,和小農神大人沾邊的東西,就沒有不好的”
秋闈后好生熱鬧了一陣子。
府城里還出了一笑談。
那日入貢院前,被搜出休妻書的學子,是因為嫌棄妻子商家出身,相貌平平,竟拿著妻子娘家的錢財,在外養了個外室。
早在大半年前,就動了高中后休妻的心思,某日擬寫了休妻書,卻因差點被人撞見,急匆匆塞到筆桿里。
最后竟然是忘了這遭,將這支筆帶去貢院,這才被搜出來。
“果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菩薩保佑,咱小石頭行善積德,以后一定順順當當的。”王氏對著家里的菩薩拜了拜。
王氏早年不知給菩薩畫了多少大餅,一直沒兌現。
直到家里鋪子營生越來越好,宅子越買越多,每個月光坐著收租,就不愁吃穿了。
摳門了一輩子的王氏,這才開口,說想要給菩薩塑一個金身。
顧璋自然應了。
他本想拿小金庫給他奶使,沒曾想,她奶竟然能一口氣拿出給菩薩塑金身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