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品小官平時是不上早朝的。
尤其是還在“翰林新手保護期”的顧璋,頭一個月除了點卯,看看書,熟悉翰林人與事之外,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能稱得上是“一杯茶一根煙,一份報紙坐一天”這種旱澇保收、人人艷羨的美差了。
聽到小太監來傳令,顧璋忍不住為自己逝去的悠閑美好生活默哀三秒。
他放下手里那本破損的典籍,起身撣了撣身上的浮塵,整理了一下衣冠。
小太監“”
教習“”
從沒見過頭次上朝面圣的芝麻小官,能這么淡定,甚至,他們好像還看出了一絲不太高興的惆悵
教習都著急了“你倒是快些。”
顧璋把書放好,還攏了攏,走之前,特意對教習道“等我回來,定認真把這些古籍修復完。”
他走前,看了一眼同在一處辦公的祝子瑜。
祝子瑜被那一眼帶笑的目光看得心中打鼓。
按理說如果有小官被彈劾,一般會有兩個結果。
要么皇上當場下令斥責懲罰,可能是罰俸、貶官、外放、閉門思過而且無論作出什么處罰,皇上都要冷一冷這人,以表明自己的態度。
要么當場沒出結果,事情還不明晰,或者皇帝本身就不想發落,那么就會讓臣子寫折子自辯。
祝子瑜今日心情本不錯,想著要么能看到人下旨斥責,要么寫自辯折子,免不了要費些心力,本就時間不足,日后怕是要日以繼夜完成差事,自然就精神不濟。
“怎么會召他上朝”祝子瑜百思不得其解,想到顧璋的那個笑容,心里難免為這個變數忐忑起來。
顧璋跟著小太監往外走。
他這段時間在翰林,也算是了解了宣朝御史臺的情況。
還真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朝中但凡來個官員,沒誰能說自己沒被御史臺彈劾過的。
早些年,皇上組織群臣游獵放松,慶祝邊關大捷,玩得開心了,決定多留幾天。
然后就被御史臺發動“群攻大招”,什么“君子當為天下人表率。”“不可耽于享樂誤了朝政”之類小詞一套套的,最后皇上按照原計劃回了京城。
顧璋看到這個記載的時候,差點一口水把自己嗆到。
御史臺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這些言官們,為了完成ki,還真是什么都不顧
顧璋還稀奇地拿著這個記載,給燕先梅看“師父你看,這才叫膽大包天,我和他們一比,是不是顯得十分乖巧”
人都是對比出來的,反正和這些御史臺的人一對比,顧璋頓時覺得自信了,他這么老實,只是偶爾、不小心、鬧出點小小動靜的人,多純良無害啊
燕先梅看了顧璋遞過來的記載和文字“御史臺勸誡皇上,本是職責所在,何來膽大包天一說設立御史臺,本就是為了監督、警示朝堂上下,若御史臺人人都不敢言,形同虛設還不如撤了好。”
說完瞟了自家小徒弟一眼“特地找這個來看,怕是又偷偷起了什么幺蛾子,還好意思腆著臉說自己乖巧”
顧璋當然不承認“我這是積極了解朝中各個部門政務”
“哦”
顧璋如今走進大殿之上,看到大殿不似殿試那日,中間空蕩大臣兩側站立,而是中央烏泱泱站滿了人,還跪著好幾個,他腦海中突然就響起了燕先梅那個意味深長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