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出門辦事去了,咱戶部是六部中最為繁忙的,工作十分繁重,盛大人派了手頭事較少,有空閑的官員配合您。”戶部待客的小吏道。
顧璋走到地兒一看,是戶部最大的院子,可里面人寥寥無幾,看起來稀稀拉拉的。
里面倒是有兩個熟面孔,那日在殿試上看到過,不知是不是算錯了賬的人,還是負責查那一片數據,結果沒查出來。
他也不在意,第一天到人家地盤,先探探情況,他先知介紹下自己,又讓這些人說說自己名字,相互認識一下。
這一介紹,顧璋懂了,要么是些剛剛進戶部的新人,要么就是被邊緣化的,稍微有點地位的,一個沒來。
“您別生氣,大人們是真忙得脫不開身。”
顧璋“我不生氣,不來是他們的損失。”
戶部這些沒什么話語權的小官互相看看,都覺得小孩在說氣話,正是最要面子的年紀,還被圣上看中,這會兒卻被冷待,肯定心里難受得緊。
他們平均都年近三十,大的還有四五十的,看顧璋都跟看家里小孩似的,都想著反正也無事,認真學學別讓場面太難看。
沒想到這一學,倒是感覺出點不同來
他們雖然沒能在戶部混出名堂來,但也不可能純摸魚,什么事情也不干,在戶部總覽全國賬目,見得多了,眼力還是有的。
顧璋也有些驚喜,不愧是千萬人里挑一科舉考出來的人才,即使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混出名堂,但是能進戶部,個個都是身懷點本事的。
他都會時不時被問住,然后努力搜腸刮肚,回憶上輩子積累的知識,好險沒丟了當老師的臉。
顧璋原本是不太懂稅務、會計知識的,憑著一點超越時代的數學基礎上課,但一日日被倒逼補課后,他以極快的速度吸收,融會貫通戶部的政務。
和這些精通宣朝稅法、賬目的官員一起摸索,補全。
原本那點備好的課,竟慢慢變成了巨大冰山的一角。
不少戶部官員見他們在這日日上課,老老實實算去年他們已經匯總過的舊賬,也都不放在心上。
最多也就是找點小錯漏出來,那么龐大的舊賬,就憑顧璋一個人,再帶著一群沒什么本事的閑散人和新人,能翻出什么花樣來
等顧璋走了,他們再讓下頭新人整理出一份資料來,他們看著學一學也就明白了,親自屈尊降貴,去請個十六歲的小子教授他們算學老臉都沒處擱
顧璋也沒在意他們是怎么想的。
他原本只打算隨便教教,讓戶部賬冊更清楚些,現在已經全心全意投入去年的賬本里,還教授來上課的官員阿拉伯數字和各種快捷的計算方法。
他隱隱有種預感,這套被他們無意中摸索出來的東西,結合了超越時代的先進理念和當下現實,兩者碰撞出的火光,會給宣朝上下帶來巨大的震動和變革,烈焰般燃盡藏匿于黑暗中的利欲和污穢。,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