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得正坐得端,不懼人言
可后來事情就慢慢變得有些不對勁了。
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他分明是記錄編撰,只是根據大宣律法,對前朝官員審判過的案件和結果進行了一些更改。
他甚至還在文章后標注了,這是他整理的
可百姓竟然都開始傳,說他黎川是明辨是非,是細致入微,為民著想的神判官
就是不做人,愛把故事斷在關鍵的地方。
他每每聽聞,都覺得面紅耳赤,對同僚解釋,他們道“我知道啊,報紙上寫著呢”
若對百姓解釋,那些百姓反而怒不可遏的反駁,喝道“你誰啊怎么說黎川的壞話肯定是個心虛的貪官,走,跟我去見官”
黎川“”
他就是黎川本人吶
黎川不得不著急地找顧璋求助“瑤光,這可怎么辦才好”
莫名其妙得了這樣的虛名,名不副實,實在讓他寢食難安。
顧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想想,咱們宣朝的識字率連一成都不到,百姓大多口口相傳,肯定沒法看到報紙上的備注,但凡識字的,其實都心里清楚。”
才安慰了一句,他就開始忽悠“傳言就是會跟風一樣到處瞎竄,哪里澄清得了其實你反過來想,也未必是壞事,有這么個百姓都崇拜的神判官在,宵小不敢犯罪,百姓對朝廷有信心,咱們的普法的想法也能更順利的推進。”
顧璋一通忽悠,然后就把黎川這個正直的好兄弟忽悠瘸了。
黎川被夸得面紅耳赤,又沒法解釋,他心里羞赧這個名不副實的“神判官”頭銜,愈發潛心鉆研律法,白日學,晚上學,就差頭懸梁錐刺股。
顧璋看了幾次,老氣橫秋的嘆道“怎么臉皮這么薄又不是他自己傳的,這么學也不怕把自己累著。”
余慶年默默出現在他后頭,幽聲問道“不會是璋弟做的吧”
顧璋
這次真是巧合,不是他做的
“怎么能什么鍋都往我頭上扣”顧璋怒而反駁,繼而扶胸道,“玉昂你也太傷我的心了。”
顧璋莫名被扣了鍋,怒而開始搞事,不能只有他一個人受傷
多多搞事,看能不能在主系統正式發布任務之前,得點給家人和小姑娘保命的獎勵。
顧璋這廝,直接在報紙上秀了一波大的,說要給心愛的小姑娘,準備“世紀婚禮”
把婚禮描寫得極為稀奇罕見,說“一定讓人終身難忘”,引得人好奇不已,還邀請全京城人共同見證。
全京城人“”
誰家有這么大的院子和場地
顧小狀元又想出什么神奇好玩的點子了
就在顧璋一連許多刊報紙強勢秀恩愛后,他略施小計,讓看過報紙的人都在討論愛你的人,敢于登報成親,公開讓大家見證婚書,敢于白紙黑字的表達愛意。
“是啊,真的喜歡,有什么不敢說的”
“要是沒有文采寫詩,這不還有登報成親,公開婚書嗎”
許多起初嘲笑逗趣顧璋的男人“”
怎么還興拉人一起下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