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才知道,最近學校發書,顧璋也沒藏著,就傳出來不少。
看到書籍后,有人覺得難以接受,大部分人覺得將信將疑,小部分人如他這般夸了又夸,愛不釋手。
小部分自然是異類,所有人都覺得顧璋在農之一道成就不凡,但是也不代表他提出的其它學說也都對啊,身為有名望的大儒,竟然就這么直接相信了簡直是糊涂
還有參加了考試,結果分數不理想的。
他們堅信自己的答案,對標準答案嗤之以鼻,在皇上面前激烈爭辯,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雄心壯志地去做實驗了
有的去現場做大型物理實驗了,有的派人去各地搜集材料,要做化學實驗。
都憋著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顧璋這些都是一家之言
還以此為例子,勸說李老不要這么偏聽偏信,更不要在外面公開支持顧璋,免得毀了一世英名。
這場老朋友之間的小聚結束后,李老尚書氣得頭頂冒煙地去找燕先梅了。
找他的新朋友訴苦
顧璋正巧在,學校招生的一應事宜都處理完了,明日就要開課,他正和燕先梅交流地理知識,又順便探討一下該如何面對學生。
顧璋見他氣沖沖的模樣,順手倒了杯水遞過去問“您老不是休沐去和朋友小聚了嗎”
在顧璋看來,出去玩應該是開心才對啊
李老尚書喝了茶,還是覺得氣不順。這些人自己看不懂書,就覺得書有問題,又因為顧璋年輕不看重他的學術思考,甚至連喜歡這些書的人都覺得是偏聽偏信。
一葉障目,簡直可惡
聽李老把這些說話,顧璋也生氣不,顧璋還是很高興的,學問這種東西,就是要引起關注,引來辯駁啊
要是你提出一個東西,沒人看,沒人問,沒人理,像是石頭扔進湖里,水花都沒有一個,那才叫可憐。
越是關注的人多,越是不服氣去做實驗的人多,越是有人想來跟他一爭高下,一辯真假,越是動靜大啊
他這一顆石子砸下去,砸出滔天巨浪,這可太合他心意了
要是沒動靜,他還想繼續搞事呢
他的心,時時刻刻在亢奮地躍動。
不過這會兒,顧璋在李老面前,沒有表現出一點喜悅和興奮,而是同樣有些生氣。
他像是最乖巧守禮,會克制自己情緒的晚輩,有些委屈又不忿,但很理智地說“那是他們不懂您,也不懂我,只要我們早日干出成績,做出點實績來,就能讓他們明白這些學問的妙用了。”
顧璋趁著這個李老情緒上頭的激動時刻,可勁兒忽悠,讓人來學校當夫子,把這些學問發揚光大,讓質疑的人都自覺閉嘴。
燕先梅一看弟子使的眼色,就知道他要做什么,反正他自己也是要去的,這會兒樂得配合,感受一把坑人的快樂。
正在氣頭,又被欣賞喜愛的后輩、最近無所不談的好友兩相夾擊。
李成一口答應
他的物理之學,怎么能受這么大的委屈
顧璋覺得自己可真是個善良的好人,不僅會哄老人家開心,給人順氣,還積極鼓勵人發展興趣愛好,獲得人生成就感。
如今學生已經全部就位,夫子班子也拉來了幾個大佬,助教更是準備了一堆。
一切準備就緒,顧璋宣布學校開學。
這座在京城腳下,備受矚目的學校,第一次在眾人面前拉開了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