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說說你吧,究竟是有什么好東西,還要我來親自看。”下面就是一樹林,李梟被李休帶著走下臺階。
“大哥,知道你喜歡新東西。徐家兄弟就鼓搗出來一個,您看看合用不合用。”李休面露得意之色,李梟覺得應該是好東西才對,不然他絕對不是是這個表情。
果然,看到這東西之后李梟就驚著了。
樹林邊上的土地上,鋪著一塊大油布。油布上面架著一挺,馬克沁!
對!就是馬克沁,這東西和后世幾乎沒啥差別。
當初李梟畫出了AK-47還有MG-34的圖紙,交給趙士禎生產。結果樣品生產出來了,卻不能讓人滿意。
突擊步槍,還有通用機槍工藝要求想對較高。生產出一挺來,價格高的驚人。不過單單是價格高,倒是還能客服。畢竟,可以用這些武器裝備少數精銳部隊。
不過可靠性差,這一點就是李梟難以接受的。
首先就是材料的問題,加磷鋼并不能制造高射速槍管。別說是每分鐘理論射速六百發的MG-34,就連三十發彈夾的AK-47,連續發射之下也難以承受。
槍管連續打個百十發子彈就會發紅,如果再打下去槍管就廢了。
武器工業從來都是綜合性質的,需要一個國家有強大的工業能力才行。現在李梟才知道,啥叫綜合國力。就算是你有圖紙,有些東西造出來了,沒有合適的材料也不行。
大八粒步槍,其實就是利用裝填的時間,讓槍管散一下熱。就這,部隊還嚴格規定。不準連續發射五十發子彈,連續發射必須等槍管冷卻了再說。
至于炮鋼的配方,李梟哪知道那玩意。他是士官學校畢業,又不是冶金大學畢業。就算是加磷鋼,還是漁老貢獻出來的獨門絕技。
“你這玩意……能行?”李梟看著使用彈鏈的馬克沁,疑惑的看著李休。
“沒辦法,船上的機槍實在太笨重。咱們的機槍其實啥都挺好,就是槍管不行。不然,也沒必要制造三十六管的大轉盤機槍。
徐家兄弟想了個辦法,用一個帶水的筒子,把槍管包裹起來。這樣可以一邊打一邊降溫,只要六根槍管就成。”
“能成?”縱然有水帶著降溫,但李梟還是保持懷疑態度。因為水這東西很容易導熱,在遼東的冬天,水會很涼。可到了熱帶的新家坡就是另外一回事兒,那里的水從水壺里面倒出來就是三四十度。
“至少打六百發子彈沒有問題。”李休信心十足。
“那打完六百發子彈怎么辦?換水?”李梟仔細檢查這挺馬克沁,發現底下有一個泄水閥門。
“六百發子彈打完,這水也差不多開了。他們想出來的辦法是換槍管,這里有個銷子,只要拔掉就可以把這槍管連帶套筒一起摘下來。裝上一個新的套筒槍管,再插上銷子就成。經過訓練的士兵,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完成。”
李梟點了點頭,這也算是個方法。
“就是用人多了些,一挺機槍需要五個人侍候才行。兩個人負責射擊,一個人負責彈藥,還有兩個人專門管槍管。一挺機槍,至少需要三根備用槍管才行。”
“看看火力。”
“諾!”
李休答應一聲,就有五個士兵站了出來。這幾個人分工明確,有人專門站在槍管邊上,有人專門負責彈藥。
兩名射手就位,一陣連綿的槍聲響起。李梟看到眼前的那根大樹,被瘋狂傾瀉的子彈硬生生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