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梟靜靜的坐在總參謀部的椅子上,身前是龐大的東歐沙盤,墻上是一面巨大的東歐地圖。
踩在梯子上的參謀們,用紅藍鉛筆標識出敵我雙方的最新位置。
沙盤上,也有參謀們在上面插著三角形的小旗子。
李梟知道,雖然自己眼前只是一面小旗子,但在真正的戰場上,卻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在舍命搏殺。
尸橫遍野,殘肢斷臂,血流漂杵這些詞,有時候不僅僅是文字的修飾而已。
初上戰場的時候,李梟有過激動、興奮,甚至有種血在燒的感覺。
可現在,這種感覺完全沒有了。
肩頭只有沉重的責任!
某種程度上說,戰爭打敗了似乎也沒什么。
畢竟,戰線在大明邊境線外的萬里之遙。
可李梟在內的大明高層都明白,萬里之外的那場戰爭,關系到子孫后代百年福祉。
只要打贏這場戰爭,西方工業化進程,將會被徹底打斷。
至少百年之內,西方再也無力對大明帝國產生任何威脅。
他們將永遠淪為初級勞動力,還有原料市場。
當然,他們還將是大明最后的產品傾銷市場。
他們的工業,永遠都只能為大明服務,成為大明生產鏈條的一環。
歐洲各國的工廠,將會被大明資本控股。歐洲各國的經濟,將會被大明捆綁。
可以說,只要大明的子孫后代不犯錯,大明將永遠統治這個星球。
如果輸掉這場戰爭,那么大明將再也無力對付遙遠的歐洲。
俄羅斯會徹底倒戈,大明在俄羅斯的巨額前期投資會被沒收。
歐洲的列強們,將會得到寶貴的喘息時間。
他們會利用這寶貴的喘息時間,努力趕超大明的科技和工業。
一個和大明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將會出現在歐羅巴的土地上。
他們將會在全球范圍內,和大明爭奪土地、資源、勞動力,以及市場。
壟斷的滋味兒太過美妙,誰享受了這種權利,都會變得富可敵國。
沒人愿意放棄這種權利,個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
大明不愿意放棄現有壟斷地位,必然要跟這位競爭對手掐一架。
如今北線的天氣仍舊沒有太多變化,太他娘的奇怪了。
已經是十一月,俄羅斯居然還在下冬雨。而且還是一場接著一場的下,沒幾個晴天。
白天下的冬雨,晚上就會封凍成冰。
可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就會被陽光完全熔化。道路完全變成了沼澤地,別說是汽車,就坦克走在上面也費勁。
受后勤補給的拖累,普魯士軍隊在斯摩棱斯克戰線上并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戰爭初期,他們在飛艇和拖拉機的幫助下,成功在四十天時間內,挺進到了斯摩棱斯克。
將戰爭初期,波蘭丟掉的地盤全都奪了回來。
這證明了普魯士軍人的戰斗力,同時也證明了俄國軍人的不堪一擊。
人數較少的俄羅斯軍隊,在很多地方都不戰而逃,甚至有不戰而降的。
用摧枯拉朽來形容普魯士軍隊,絲毫不為過。
李梟就不明白了,這種戰績也好意思自稱戰斗民族?
后世的網絡真是害人不淺!
作為軍人,李梟對普魯士軍人始終抱著某種說不出來的好感。
無論怎么研究戰史,這個民族都創造過輝煌的歷史,也有過走麥城的敗績。
可若是仔細研究,你卻會發現。他們每次戰敗,都跟這支鐵血軍隊無關。
面對強大無比的對手,他們甚至把中學生都送上了戰場。
就是這些人組成的軍團,曾經讓世界聞風喪膽。
骷髏!
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