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也像溫司云那樣有忠誠的粉絲。
對方似乎是個年輕女人。通過郵件回答了過問題,基本確認了稿件后,梁軒提出來想加微信。
沒等到她回郵件,文章倒是發了。
文章的閱讀量很高,還被其他公眾號自媒體轉載。不少同行都看到了。
就是那個蘇莉不回郵件了。
文章發出去的第二天下午,孟戚漾正在電腦前碼字,手機響了一聲。
銀行短信提示有比收入。
是那篇文章的稿費到賬了。
之前有段時間譚訴三天兩頭故意問她專訪的進度,她為了應付他,空的時候就寫了點。
過完年有一天,她看到電腦桌面上的文檔,覺得不能白寫,畢竟她寫的每個字都是算錢的。
現成的大綱框架都好了,把它寫完對她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要不了多少時間,她就試著通過民森事務所官網掛出來的事務所郵箱聯系梁軒本人,很快就聯系到了。
她寫更新之余花了兩個晚上把文章寫好,投給了“建筑日常”的收稿郵箱。
沒想到這個公眾號的效率很高,也可能是正好碰上缺稿,從過稿加好友到上稿就一個星期,打錢也很快。
看完短信,孟戚漾正要放下手機,“每日建筑”的編輯發消息過來,問她稿費收到了沒有。
孟戚漾剛剛收到啦。
編輯蘇老師一直就是寫這類型的文章的嗎稿件非常成熟。
孟戚漾不是,就是本職工作也要寫一些東西。
編輯蘇老師再有新的稿子可以直接發我。
編輯有新的選題也可以跟我討論。
孟戚漾當然是沒空再寫了,而且建筑設計這塊也不是她擅長的。
不過編輯很熱情,她也不好直接拒絕,就回復好的。
回完消息,孟戚漾繼續碼字,一口氣寫了幾個小時,天都黑了。
保存好了文檔關掉,她看到微信上有劉姐給她的留言。
孟戚漾的電視劇是去年十二月初開的機,去掉過年休息那幾天,拍攝進度也差不多過半。
再過半個月,現在的景拍完,要換去另一個城市。
這期間劇組要放幾天假。劉姐他們到時候會回北城,想約孟戚漾聚一聚,順便聊聊接下來的拍攝。
劉姐知道你開新書了每天都要更新,我特意提前半個月跟你說。
孟戚漾好,我提前存稿。
劉姐那具體時間到時候再約。
劇組放假是在三月初,孟戚漾和他們約在了周二的晚上。
劉姐和導演他們都比孟戚漾上一次見他們的時候瘦了,看得出來拍戲壓力挺大。
吃完飯,一伙人不盡興,決定換個地方,再叫點人,繼續二場。
孟戚漾也被劉姐拉了過去。
劉姐“出都出來了,就好好玩玩。接下來你肯定又是好幾天不出門。”
確實。在此之前,孟戚漾已經有一個星期沒出過門了。
二場的地方得開車過去。孟戚漾沒喝酒,正好開車帶人。
劉姐和執行導演還有導演助理都坐的她的車。
她一路跟著前面的車。
開過去不到二十分鐘。兩輛車一前一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