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叫著,大肥肚子一顫一顫,又一只豬仔從屁股后面出來了。
裴厭在母豬跟前照看著,和剛才一樣處理,放好豬仔后,將剪刀遞給顧蘭時,說道:“再拿塊麻布來放著,等會兒要換,剪子再燒一燒。”
“好。”顧蘭時拿了剪子就往前頭走。
麻布是他前幾天就備下的,豬再抗造,剛出來的豬仔還小,太臟的布用不得,他爹娘之前養豬的時候,他都看在眼里,東西干凈些,成活的豬仔才多。
母豬下仔再順利,也得有個時辰。三個人在豬圈里外操心照看,一個多時辰之后總算下完了。
一共七只豬仔,三只公的四只母的,都趴在母豬腹部吃奶。
裴厭把臟了的稻草用木叉挑出去,顧蘭時抱了一捆偏軟的茅草又給墊上,雖然天暖和了,但豬仔太小,沾了豬圈地上的濕泥糞尿到底不好。
“頭一窩,七只不錯了。”方紅花高興地說道。
“可不是。”顧蘭時很高興,見裴厭過來,說:“得空了,去清水村找一下劉信,叫他過幾天來劁豬。”
劉信會殺豬也會劁豬,別看五大三粗的,貪一口酒喝,人還算勤快,家里好幾個兒子要養,無論殺豬還是劁豬的活兒,只要說一聲,他總也會接。
“嗯,我知道。”裴厭答應著,站在豬圈外看一會兒,見有幾只體型較長的豬仔,心里就有了盤算。
這樣的豬仔體型大一些,養一年喂好了,肉能出不少,得挑著體型大又健壯的豬仔留下三只,養到今年年底,就能殺一頭年豬自己吃了。
后院雞鴨都挪出去了,還能壘三個豬圈,其中一個都壘好了,剩下兩個豬圈倒也不急,豬仔還要吃一陣子奶。
顧蘭時笑道:“留一只母的,等會兒我回去問問爹,要是不下仔,就全都劁了,養兩個月給他拿回去。”
“那留只大的。”裴厭說道,見豬仔都結實,沒有太弱的,只有七只,母豬十四個奶頭夠它們分的。
見方紅花一直在這里操心,他笑著說道:“阿奶,在前頭歇一歇,我跟蘭時去山上挖豬婆奶,等回來再剪牙剪尾。”
母豬下仔后,吃了豬婆奶草不但對奶水好,還是一味藥,要想好好養上一窩豬仔又賣錢又吃肉,自然得好生伺候。
方紅花跟著往前面走,說道:“好,你們去。”
大黑率先跑到前院,幾個力工正在喝茶水歇息,得知生了七只,都說很不錯了。
顧蘭時拿了小鋤頭,豬婆奶主要給豬吃的是根,鐮刀用不上,他背起竹筐,和同樣拿了家伙什的裴厭高高興興往外走。
進了林子繼續往西邊山坡走,他忍不住說道:“今年年底,咱們就能吃自家養的豬,到時我問問娘,看怎么曬點豬肉干吃,沒事的時候嚼一嚼。”
裴厭也很高興,說:“嗯,想多曬點的話,咱們就不賣肉了,給家里分一分,剩下的咱們自己吃。”
寧水鎮附近人都喜歡吃豬肉,十幾年來豬市都很繁盛,養豬的人一多,年底冬天殺豬的人就多。
小河村離山近,往鎮子那邊走都是平坦的土地,連小河村也處于河邊平地之上,行走交通十分便宜,只要手里有點錢,就能買到鮮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