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一把老骨頭了,也就沾個光。”方紅花嘴上這么說,實際都快笑成一朵花。
一手拎著板凳,另一手拿了針線小竹箕的孫老夫郎從家里出來,看見她倆在說話,招呼著:“去坐坐。”
他說的正是村頭大樹下,太陽出來后,那邊有樹蔭遮擋,沒有那么曬,樹下還挺平坦,能坐不少人,是村里老太太老夫郎常去閑聊的地方。
“人家忙著呢。”鄭老太太笑著酸了一句,又找補道:“蘭哥兒兩個要去鎮上。”
方紅花笑著瞪她一眼,說:“可不是,今兒要出門,不得和你們坐了。”
孫老夫郎一聽,邊走邊說:“跟著享享福!今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
正說著話,方紅花往村后一看,裴厭牽著驢車過來了,連忙說道:“我孫子和孫婿來了。”
她說完轉身就進了院子,灶房屋檐下掛了個空竹籃,她取下又匆匆出來,直接在門外等著,要是想在鎮上買東西,放進竹籃就好提了。
見裴厭兩人漸漸走近,她這才沖著院里喊道:“玉荷!你在家,我走了。”
周玉荷是顧蘭時大堂嫂,正在堂屋紡線,聽見動靜連忙抱起搖籃里的小雙兒往外走,出門時顧蘭時和裴厭正好停在門口。
看見小侄兒,顧蘭時過來逗了兩下孩子,果然,比起小鎖兒這樣的小漢子,還是雙兒更文靜靦腆,胖乎乎的奶娃娃縮在他娘懷里,用一雙黑又大的黑瞳仁看著他。
裴厭扶著方紅花上板車坐好,顧蘭時同周玉荷說了兩句話,也上了板車坐著。
驢車一動,方紅花朝著孫媳婦擺擺手:“行了,快回去,外頭太陽大,別熱著孩子。”
見他們往村口走了,周玉荷抱著孩子才回去。
村子外的路有點顛簸,方紅花和顧蘭時隨著板車一晃一晃,盡管這樣,她依舊很高興。
一進官道,裴厭甩著鞭子,毛驢漸漸跑起來,兩側田地和樹林朝后面退。
遇到有集會的日子,路上人比平時多一些,走路趕車的都有。
快到鎮子時,驢車才慢下來,這會兒沒有年節時人那么多,鎮外沒有擺攤的,不過看車的陳三兒還在。
裴厭臉上一道疤,個頭又高,在人群中很出眾,想忘記都難,陳三兒正在路邊拉客招攬,見他趕著驢車,上前賠著笑詢問要不要放車。
看一眼進鎮子的人流,今天是來吃吃喝喝玩耍的,牽著驢車確實不方便,裴厭從驢車前面下來,讓毛驢停住,點著頭說:“嗯,那就放這兒。”
不過五文錢,空著手去逛的話,連裴厭也能好好轉轉,顧蘭時沒有阻攔,自己先從板車下來,又給方紅花搭了把手。
放好驢車后,裴厭把半塊木牌裝好,顧蘭時幫方紅花提著竹籃,三個人都一身輕快,隨著人流就進了鎮。
出門前只吃了點米糕,看見上回的餛飩攤子后,顧蘭時拉著方紅花直奔那邊,裴厭跟在他倆身后。
大餛飩一碗十文,貴是貴了點,但裴厭沒有猶豫,要了三碗。
顧蘭時笑瞇瞇和方紅花坐在他對面閑聊說話,聞見餛飩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朝攤主煮餛飩的大鍋那邊瞅了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