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鎮上回來前還說歇一歇,一進家門就忙個不停,等喂了豬和雞鴨還有驢子后,兩人才騰出功夫進屋歇腳。
狗吃飯要說簡單也簡單,掰幾個糙饅頭就行。
身上用甩子打過了,草屑木屑什么的基本被拍干凈,顧蘭時脫了鞋子上炕,裴厭也是如此。
他倆沒有即刻躺下,而是盤著腿坐在炕上,先把今天掙到的銅板從兩個錢袋還有竹籃里倒出來。
嘩啦啦——
銅板碰撞的聲音聽得兩人心中樂開花,臉上都不自覺帶著笑。
顧蘭時抓一把銅錢在手里,笑瞇瞇說:“今天買油酥餅花了十八文,吃面二十六文,肉鹵子面一碗十五文,說貴挺貴的,嘗一回就行了,山楂糕一包二十文,梅花糕十二文,散買的四塊糕攏共是八文錢。”
他說完垂眼小聲算今天花了多錢,裴厭幫著理思路,說道:“十八,二十六,這是四十四文,再加二十文是六十四文,梅花糕和散買的糕正好二十文,一共八十四文錢。”
“這么多。”顧蘭時咂咂舌,沒算的時候還好,一算就有點不得了,將近一百文了。
裴厭笑道:“咱們也不是每次去鎮上都這樣胡吃海塞,再說,掙了錢不就是要吃好喝好,何必在意,總歸進賬大過開銷就好了。”
兩人年輕,又沒老人和孩子要養,比起家里人口多的,他倆有房屋田地,吃喝也不愁,因此對多花錢這件事沒有太大自責,顧蘭時聽完又喜笑顏開的。
裴厭把麻線團從桌上取來,剪了幾條長短一樣的,和顧蘭時面對面開始穿錢,一邊穿一邊小聲數,都專心致志的,誰也不打攪誰。
銅錢他倆都是一百文穿一串,穿好后兩頭綁在一起,就是一串錢。
數錢總是讓人心喜,把五串整錢放好,還有一小堆散錢。
數完散錢后,顧蘭時抬頭笑瞇瞇說道:“早上出門拿了二十文,刨除這二十文,還有三十四文。”
也就是說,不算花的那些,今天賣雞蛋掙了五百三十四文。
裴厭臉上笑容不減,說:“和出門前預估的差不多,今兒運氣好,都賣完了。”
他倆清早出門在路上就算過了,兩百二十枚雞蛋,要是能賣出去二百個,就有六百文的收益,沒想到真賣完了。
顧蘭時打開荷包,把五十四文散錢抓進去,喜滋滋說道:“賣雞蛋能有這么多錢,養的雞多就是好。”
“剛好在蛋期,再過一月,天一冷,估計就慢慢少了。”裴厭說完又笑道:“等到明年開春,小母雞就和老雞一樣,能從春天下到秋天,明年雞蛋只多不少。”
顧蘭時把荷包口系緊,興沖沖說道:“到時可得給它們吃好喝好。”
“這是自然。”裴厭笑了下。
和鴨子一樣,每天有河里的魚、蝦、地龍還有泥鰍吃的時候,母雞才能天天下蛋。
如今天冷了,河邊濕泥不好挖,河水也冰冷,他倆沒有貪心,母雞母鴨一個月能下二十個蛋就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