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考之前,酒樓茶館就時常有學子以文會友,待到正式打開考場,更是萬民注重。
群英薈萃,各放異彩。
十年苦讀,只看今朝。
各地有名的案首早就都被壓上了,其中賠率最低的是王錦意,因為他身上押注太多。
一人獨占將近一半。
許多人看好他,天資聰穎,還有王丞相的緣故,期待他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而沒有壓他的人則認為,神童之名或許言過其實。
當年確實是年紀最小的秀才,但這幾年不聲不響的,誰知道他學識如何又是否有荒廢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不留神就會被其他人趕超過去。
畢竟尚京可是聚集了天下的優秀學子。
曲凝兮沒有怎么留意,只偶爾跟著聽一耳朵尚京新鮮事兒,祝愿王錦意能夠奪魁。
放榜那日,整個尚京非常熱鬧,炮竹聲此起彼伏。
報喜之人腿腳利索,掙一份賞銀,接到好消息的酒樓茶莊,店家都會命人燃放炮竹以作慶賀,跟著沾沾喜氣。
王錦意中了,拿下頭名解元的稱號
這一喜訊像長了翅膀一樣,一兩個時辰傳遍各地。
估計王家此刻門檻都被踏平了。
周氏一心盼望自家三郎走上這條路,對此頗為關注,津津樂道。
王錦意成為解元,她難掩羨慕,忍不住詢問曲凝兮“你與王家公子,可還有聯系”
曲凝兮知道她在想什么,毫不猶豫搖頭道“沒有聯系,我們不過點頭之交。”
周氏聞言,不無遺憾,可惜乘龍快婿,不選她們家。
她想了想,道“點頭之交那也是交情,可否請他來教教三郎”
曲凝兮拒絕了,“他家有喜事,想必要宴賓客,答謝師門同窗,忙的脫不開身,如何來教三郎讀書”
再說了,這種事情通常是長輩出面,哪有誰家閨女與人這樣私交,置換人情,不知道的,肯定以為要說親了。
娘親當真糊涂
周氏卻還不放棄,道“也沒說是現在,三郎年紀小,不急于這一時半會兒的,明年春闈過后,再來教導也不遲呀。”
曲凝兮不想繼續與她爭辯,淡淡道“會試殿試間隔不久,還是別去打擾人家了,若是中了前三甲,那就該走馬上任為朝中效力,更為繁忙。”
她起身要走,周氏在后頭眉頭直皺“說白了你就是愛惜臉面,不想幫幫你弟弟。”
曲凝兮聽見了,但是不做理會,徑自從銜菖堂離開。
為了讓兒子好學上進,一個母親可以做到什么地步
是慈母心腸不錯,只是絲毫不顧慮旁人恕她難以茍同。
她不能跟王錦意修成正果,自然要及時止步,避免過多牽扯。
繼續發展下去,對兩人都不好。
曲凝兮不僅不會答應娘親的無禮要求,還在幾天后,拒絕了王錦意的約見。
許是忙過幾日,差不多得空了,王錦意命書童偷偷遞了帖子。
他既已經知道太子的意思,為了不讓曲凝兮為難,并沒有大張旗鼓,依舊用了王家姑娘的名義。
原先說,秋闈取得功名,就讓父母上安永侯府提親。
但因為變故,兩人沒能持續這個約定。
在說清楚之前,王錦意不會貿然行動,他想和曲凝兮談談。
但是曲凝兮拒絕的很徹底。
但凡她招惹之人不是裴應霄,她可能會留有余地。
然而一切不存在假設,太子勢在必得,她陷入這種境地,哪怕心中不愿去東宮,也已經脫身不得。
在沒有解決這個前提下,哪能兩頭惦念平白耽誤王錦意的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