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心好累。
公孫敬聲對著車頂翻個白眼“年前大雨雪凍死了很多平民,你知道嗎”
昭平君“公孫弘的孫子提過。公孫弘快八十了吧他的大孫子竟然跟我們年齡相仿。”
“十八新娘八十郎,一樹梨花壓海棠。不行嗎”公孫敬聲又白他一眼,“何況是孫子,不是兒子。”
昭平君冷不丁想起他祖母,跟董偃的祖母年齡相仿。
“所以此事跟太子有關”昭平君打量小太子,“你做什么了上蒼竟然那樣懲罰大漢平民。”
公孫敬聲滿心無力“太子乃儲君,以后的天子。人凍死了誰來保家衛國戍衛皇城你嗎”
昭平君張口結舌,小太子才幾歲,居然要操心國計民生。
“你你之前又沒告訴我。”昭平君瞪公孫敬聲,“有話不能好好說嚷什么嚷顯你嗓門大”
韓子仁大聲問“出什么事了”
昭平君撩起車簾“無事。友好交談,突然激動。”
韓子仁信他才有鬼“公子”
小太子露出頭來“不必擔心。馭手是我們的人。”
駕車禁衛聞言應一聲“諾”,證明他聽見了。
韓子仁給馭手打個手勢,意思盯著點。
馭手微微頷首。
小太子朝車門看去,用口型說“父皇的人。”
昭平君頓時不敢嚷嚷,壓低聲音問“棉花這事陛下知道嗎你想給陛下個驚喜的話,我回去誰也不說,包括母親和外祖母。”
小太子嚇唬他的本意不是叫昭平君替他隱瞞“敬聲,想賺錢嗎”
公孫敬聲書讀多了,腦子比以前靈“種棉樹”
小太子點頭“也不知道東越人的棉花里頭有沒有種子。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把棉絮和花分開的。放在衣服里頭像一整塊,也不知道他們怎么做到的。我剛才只顧高興忘了問。”
公孫敬聲摸摸他的毛腦袋“你才七歲啊,一時間哪記得這么多。既然京城有賣茶的東越人,肯定也有別的。東越離長安幾千里,只有三個人的話,半道上就該叫虎狼吃了。回頭我叫奴仆出去打聽打聽。打聽到就叫其他東越人幫我們買紡線織布工具。”
昭平君禁不住問“那些花可以織布”
公孫敬聲嘆氣“據兒剛才說了,像蠶絲”
昭平君想起來了,卻沒有一絲羞窘“不如你記性好不行”問太子,“那個棉花還能比蠶絲貴”
種在樹上的東西自然沒有親手養的精貴。
長安乃至天下都是平民多貴人少。平民穿不起綾羅綢緞,但穿得起棉衣。即便一件上衣賺一兩文,一個冬季下來也比販賣絲綢者賺得多。
“便宜。長安幾十萬平民皆買得起。”小太子掰著手指算給他聽,“一人賺兩文錢,十萬人多少錢啊”
隆慮公主有錢,館陶大長公主也有錢。昭平君真真含著金湯匙出生。饒是如此,昭平君聞言還是沒忍住倒抽一口氣。
小太子“東越人說棉花不止可以紡線織布,還可以做冬衣被褥,也可以像皮子一樣做成鞋。”
昭平君算一算他的衣物,一件賺兩文錢,一個冬天最少得多少衣物,再按照十萬人算,算著算著,昭平君難以置信地望著小太子,“年下來我豈不是自己就能拿錢買命”
公孫敬聲又翻個白眼。
昭平君見狀確定他沒算錯“太子表弟,那幾個東越人現在何處”
小太子“不可以買太多”
昭平君不懂了,叫公孫敬聲解釋。
十幾輛馬車運往長安,一定會驚動東越王。倘若東越王氣量狹窄,他寧愿毀了,或高價買下來,也不會賣給他們。
昭平君嘀咕“有錢不賺他傻嗎東越離長安那么遠,就算長安遍地白花,東越的棉花價也便宜不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