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得跟太傅讀書。”
主父偃詫異“殿下今年有十八歲了吧”看向天子,這么大該聽政了。
劉徹解釋太子上午在宣室殿聽政,下午讀書。劉徹說著話瞥一眼兒子,“是不必讀書。可是不叫他跟太傅讀書,他也是四處閑逛。”還很會招蜂引蝶。這句話劉徹沒敢說出來,端的怕聰慧的兒子聯想到李延年的妹妹,再想到平陽公主。
太子從來沒有審過案,但他很會抽絲剝繭。
“孩兒這一兩年很少出去。”
劉徹心說,不是你不想,而是怕遇到女子示愛。
虧得他一度認為兒子懂事了。
建章學堂外的人越來越少,看熱鬧的人也三三兩兩散開。劉徹給兒子使個眼色,父子倆登上馬車繞到南邊城門回宮。
回到未央宮,劉徹打發兒子玩去,他召見大農令詢問糧草事宜。這幾年休養生息又有關東的水稻支撐,國庫存了不少錢。大農令已經把三萬騎兵的軍費移出來。劉徹令大農令立刻籌集糧草。就在此時西南夷出現叛亂,劉徹又令大農令撥款。
大農令
有心勸他等等,可當地平民等不了,大農令只能繼續往外掏錢。劉徹派往西南夷的主將也曾以校尉的身份隨衛青打過匈奴,也算是位有經驗的將軍。劉徹認為此行比打西羌容易,更比打匈奴容易,就令衛廣接管輜重。
霍去病率三萬騎兵出關之際,朝廷發兵西南夷。去年前往南越平亂的將士雖然沒有遇到太大阻力,但南越地方上依然很混亂。既然南越王沒了,劉徹索性在南越設南海等九郡。就在兩路大軍走后,劉徹令人前往南越,把去年留守南越的將軍換回來。
劉徹決定這些事的時候太子不在宣室殿。并非劉徹有心防他,而是嫌他事多。明明是他兒子,天天想當他老子。
沒見過這么大逆不道的兒子
太子也非無事可做。霍去病派人暗訪給他靈感,他隔三差五帶人出去踏青,一走就是二三十里。等劉徹知道這事太子已經出去十來次了。
劉徹決定東巡。
衛青認為他瘋了,派往西南夷的大軍還沒回來,霍去病也沒個消息,京郊大營空了一半,他再帶走一些人,還有人戍衛京師嗎。
怎么沒有呢。衛尉以及郎中令留下,一個守城一個守皇宮,城外還有上林苑的期門侍衛,建章學堂的半大小子也可以一抵一。沒人敢對太子不利。
衛青一見他沒瘋,只能聽命準備東巡事宜。
太子見春望令人收拾行李才知道老父親又想跑。太子氣得到宣室殿門外就喊“父皇”
“你父皇沒聾。何事”
太子見他優哉游哉的,呼吸停頓一下,“你走了大司馬回來誰犒賞將士們”
“你啊。”
太子“您不怕他們以后只知道太子,不識皇帝”
“你有這個能耐說明大漢后繼有人。父皇歡喜還來不及,怎會生氣”劉徹笑瞇瞇道,“據兒自小做事周到,父皇相信你可以令將士們滿意。”
太子“你不怕我給他們放兩個月長假”
“不怕。兩個月能省不少糧食。”
太子無奈“去病表兄沒消息就是好消息,這次定能凱旋。你擬個章程出來,回頭孩兒依照他們的軍功多退少補。”
“侯爵等朕回來再定。”
“哪有那么多匈奴人叫他們一戰封侯”
衛青和霍去病這些年不定殺虜了多少匈奴貴族。聞言劉徹也覺著草原上沒有什么匈奴貴族,除非打到單于王老巢。
單于王得知西羌很快被鎮壓下去,收拾西羌的兩個將軍只有一人回京復命,單于王很害怕,又把老巢往北遷徙。哪怕遷徙的時候北邊已經下雪。一個冬季凍死不少人和牲畜,單于王都沒敢遷回來。
大漢發兵如此之快,還沒用霍去病或衛青,明擺著是給他留著的。可單于王不遷,其他部落受不了。漢人在冬天來臨前會準備很多豆秸,青稞,甚至多種能過冬的菜留著喂牲口。匈奴不儲存,牛羊牲畜冬天也是吃長在地里的草。這樣一來匈奴部落就很分散,不然牲畜無草可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