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這樣一安排他們得忙四五個時辰。原本休息的時間少了一半,廚子自然很是不不滿。但他知道東方朔此人很喜歡直言進諫,所以不敢叫他看出來。
廚子點頭受教,又問他板栗怎么用。廚子不信前半生讀書后半生做官的東方朔會做菜。
東方朔確實不會做菜,但他為了給劉徹賺錢,恨不得把上林苑的落葉都弄去城里賣給富裕人家引火,哪會放過煮熟后軟糯香甜的板栗。
東方朔帶他們去板栗倉庫,拿著一個板栗,指著板栗屁股,“這里切開,放在熱水里燙片刻拿出來,如果嫌燙手就過一下冷水,里面的毛皮就很容易剝掉了。”說著說著他忍不住咽口口水,“板栗燉雞,燉豬骨頭,燉豬肉皆可。也可以煮湯。這東西隨你怎么做都美味。”
可處理起來麻煩。他們巳時收拾干凈廚房,所有人一起剝板栗,也得剝一個時辰才夠做菜。
這樣下來他們豈不是只有下午才能歇息一個時辰。
庖廚管事百般不愿。但他不敢拒絕,東方朔就叫人給他搬兩車,蓋因板栗可以放許多天,廚子可以慢慢收拾。
管事拉著兩車板栗和一大袋碎木耳回到建章學堂又找五經博士抱怨。五經博士不懂做飯所以不認為一頓飯一個菜能有多麻煩。再次聽到他抱怨,五經博士表示他可以回上林苑給期門侍衛做飯。
此言一出,管事消停了。
翌日
中午吃到板栗燉大骨頭,雖然一份菜只有一小塊肉骨頭,學生和老師都很高興,終于不用吃豆芽了。
又一日中午是炊餅雜湯,菜是廚子腌的蘿卜干,雜湯里頭只有一點雞蛋花,師生依然很高興。有大膽的小子還夸廚子越來越會做菜。
建章學堂里頭沒有官,師生用飯的時候管事廚子也得幫著打飯拿炊餅。管事廚子聽到這話面上很高興,心里直流淚。
一些十幾歲懂得多的半大小子不這樣認為。他們端到角落了,一邊用飯一邊眼觀六路“這幾天的飯菜一定是托了太子的福。”
“太子殿下會做菜”只知道埋頭吃的小子下意識問。
說話的小子差點嗆著“慢點吃。怎么跟餓狼似的”
“湯里頭還有肉絲。聽說上林苑里頭三天兩頭殺豬。這肯定是豬大骨煮的湯。骨頭上沒什么肉,所以輪到我們碗里只有一點點肉絲。”
另一個小子跟愛吃的小子是同鄉,解釋“朝廷給他父親的撫恤金被他祖父拿去給他兩個叔叔娶親了。他家沒啥吃的,別管他。”
先前說話的小子“前幾日教室窗外突然來一群人,看幾眼就走了。都還記得吧聽師傅說走在最前面沒比我們大幾歲的小子就是太子殿下。”
埋頭啃炊餅的小子猛然抬頭“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那么好看啊”
跟他圍坐在一起用飯的人都不想理他,這是重點嗎。
先前說話的小子繼續說“太子走后馬廄那邊就多了幾頭驢。”隨即示意他們看打飯處,“注意看那些廚子的神色,笑得多勉強。”
幾個小子看過去,也覺著他們皮笑肉不笑。
老師回到辦公處也在聊這幾日的飯菜。雖然跟以前一樣只有中午有菜,且只有一個,但這幾日沒有吃到重樣的。有老師禁不住感慨“庖廚管事還說這個時節沒什么吃的。”
“寒冬臘月天他們也不至于讓我們頓頓吃豆芽。”
板栗吃完了,上林苑給的碎木耳也吃完了,東方朔又給他們很多品相不好蘑菇。蘑菇煮湯湯好喝,蘑菇不好吃,廚子也嫌煮湯麻煩,得刷鍋洗菜。廚子就把蘑菇跟硬豆腐切碎,再切一些豬油渣做帶餡的炊餅。炊餅里頭有菜,廚子就沒做菜,中午做羊雜豆腐小白菜湯。
圍坐在一起用飯的老師掰開炊餅“叫我說中了吧”
有老師不禁附和“他們就是欠收拾。又不是做七個碟八個碗。蘑菇泡發豆腐油渣切碎能用多久豆腐是早上做的,中午做飯的時候不用再做,半個時辰夠了吧”
嫌冷忙著喝湯的老師點頭“差不多。揉炊餅麻煩。他們以前不往里頭放餡,把炊餅切成枕頭塊,連揉面帶蒸熟也就一個時辰。炊餅上鍋蒸的空檔他們就能把菜湯做好。他們以前那個做法一頓飯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