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用去長門宮”
昭平君夫人接道“我過去就夠了。陳家也不止夫君一人。夫君非嫡非長,無需親自出面。”
陳氏乃前堂邑侯之女,她的事理應由承爵的堂邑侯一脈料理。堂邑侯不在了,他妻子兒子還活著。
太子頷首“也該出去透透氣了。以后恐怕只能日日窩在這深宮之中了。”
劉徹要為兒子舉辦一個盛大的加冠禮,屆時除了當值的官吏,長安大大小小官員應當都會進宮觀禮。昭平君是這么猜的。百官親眼見到太子風采,回家不可能只字不提。以后太子戴著面罩也有可能被認出來。
昭平君頗為同情他,拍拍他的肩膀“可以去上林苑,也可以去博望苑。陛下給你修的太子宮離我們幾家近,亭臺樓榭一樣不少,屆時我們陪你垂釣烤肉騎馬切磋。”
太子笑笑沒有解釋他以后得代天子處理朝政。
“快回去吧。”
昭平君朝身后睨了一眼“不過去看看”
“相信你外祖母。”太子轉身回頭,“你外祖母只是不愛管事,不等于她兩耳不聞窗外事。”
太后看起來日日吃飽等餓無所事事,其實宮里宮外的事她都有所耳聞。太后人老成精,無需明著打聽,她從幾個孫女的只言片語中就能分析出一二。
太后不常出去,她身邊人常去膳房、織室,她們聽到什么回來當成趣事講給太后聽,太后就能從中得到她想知道的。比如劉徹把兒子給他的長袍送到
織室,令人把上面栩栩如生的繡紋拓下來。織女們感慨從來沒有見過那么輕軟的布料,太后也就知道兒子得了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
衛長公主幾人很少提她們姑母,太后不問穩重的長孫女以及聰慧的二孫女,她找憨厚的三孫女。太后聊家常似的跟她胡扯扯到兩個女兒身上,三公主比長公主小好幾歲,不如她心思重,祖母也不是外人,她想到什么說什么。太后從而得知平陽公主因同兒子鬧僵,又被禁入未央宮,近一年來世家公卿夫人很少找她踏春賞花。
太后料到兩個女兒來向她服軟,但她權當不知。她人老了,不是死了。活人自然有脾氣。太后起身去茶室,令婢女準備茶點。
東宮宮女權當太后沒說清楚,只準備一份茶點送到太后面前。太后詫異又想笑,心中很是熨帖。回頭給她們幾樣東西,等她百年之后就叫天子放她們出宮過活吧。
如花一樣的女孩哪能因她枯萎。
南宮公主開口“母后”
“有事說事,沒事就回吧。哀家今日心情不好。”
南宮公主腦海里浮現出三個字長門宮。
平陽公主也以為她是因為昭平君說的事心情不睦,于是輕聲軟語寬慰太后。陳氏快六十了,也算是喜喪。
太后點頭“哀家知道。像哀家,今日好好的,興許用過午飯就去了。所以哀家過一日少一日啊。如果沒有別的事,別打擾哀家吃茶用點心。也不知道這么好的茶點,哀家還能吃幾回。”
平陽公主臉色僵住,張了張口,不知該說什么“母后定能長命百歲。”
“人道七十古來稀。哀家七十多歲了。”太后搖搖頭,“不用寬慰哀家,哀家連身后事都安排好了。”
兩位公主怕她死。
沒了太后,先帝的女兒哪還有公主的尊榮。若非如此館陶公主也不會用那種法子討好先帝。她們可以同樣的法子討好皇帝,可她們如今連未央宮也進不去。
南宮公主眼眶濕潤,張口欲言,太后端起茶杯,南宮公主哽住。平陽公主試圖開口,太后放下茶杯,蓋上杯蓋發出叮的一聲,平陽公主滿腹貼心話語被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