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進搖頭“我們憑本事賺錢,父親知道了也不會怪我。”
太子也沒空怪他。昭平君見著太子就告訴他,很多人懷疑他軟弱無能。太子料到了,渾不在意地寬慰他“誰人背后無人說。父皇以前也沒少挨罵。他喜歡出去游玩踩壞農田那幾年,多少人擔心他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如今又如何只能說他好戰。”
公孫敬聲“你好像一點都不意外”
昭平君“就由著他們這么誤會下去”
“除了他們自己,無人在意。”太子示意他們喝點茶暖暖身子,“別看茶館酒肆聊的人多。出了茶館酒肆他們就會把此事拋之腦后。”
公孫敬聲“我擔心不明真相的士大夫上書請戰。”
“我有分寸。”太子又示意他們嘗嘗點心。
昭平君見狀轉移話題,左右與他無關。
年后大朝,果然有人認為樓蘭欺人太甚。太子令其獻計獻策,其建議令大司馬領兵踏平樓蘭。
天子不在京師的大朝其實大司馬不必參加。但以防朝中老狐貍沆瀣一氣給太子下套,每次廷議他都會參加,比劉徹在京師的時候還勤快。
霍去病聞言頓時想罵人,一個彈丸之地算上平民不足兩萬人,也值得他親自領兵。霍去病正想出列反駁,抬頭看到太子的神色又退回去。
太子冷笑“小小樓蘭也值得大司馬親自領兵”
很會揣度上意的官員出列附和,“殺雞焉用牛刀。”緊接著舉薦天子長婿,衛長公主夫君趙破奴。趙破奴今日也在,畢竟年后第一次大朝,身為自家人總要給足太子面子。
趙破奴聞言也想罵人,大司馬是宰牛刀,他就是殺雞刀他乃從驃侯,最次也是殺豬刀。
太子也沒推脫此事牽扯甚廣,得由陛下親自定奪。太子直言樓蘭可戰兵力不足五千,無需大司馬,也無需趙破奴,依他之見,上書請戰的大夫就可以領兵。
高門殿落針可聞。
有人想反對,可又怕得罪人,因此猶豫不決。霍去病、趙破奴等人了解太子,認為他不至于這么糊涂,一定還有后招。后招就是太子給其一萬人,令其出兵樓蘭。隨后太子問他一萬人夠不夠。
那位上書的大夫這才反應過來,慌忙解釋他沒帶過兵。太子問他可曾學過“君子六藝”。有資格參加大朝的人幾乎都學過。建章學堂的孤兒也均有涉獵。只是學藝不
精罷了。
太子又言,既然他會騎射,又飽讀詩書,那他就可以領兵。大將軍、公孫敖獨自領兵前也沒上過戰場。樓蘭并非匈奴,無需深入草原,不必擔心迷路,出玉門關一直往西便可直達樓蘭城。
那人根本不敢殺人,試探地詢問,滋事重大,是不是先請示天子。太子解釋,父皇年后東巡,他不知道父皇此時在何處,等到父皇回復最快也得二月中。屆時籌備糧草,調動兵馬,又得耽擱一兩個月。緊接著話鋒一轉,可以先籌集糧草,等到月底或二月收到陛下回復就直接發兵。
那位大夫很是擔心地問,陛下會不會不同意。太子安慰他,一萬騎兵不是很多,樓蘭這么欺負大漢百姓,陛下沒理由拒絕。
那人慌忙找友人求救。其好友起身勸太子,此事還是等陛下回來再做定奪吧。
霍去病這時才出面附和。
太子一臉可惜地表示那就再等等吧。
此后一個月無人再提樓蘭。雖然城中沒有多少樂子,百姓也不再聊樓蘭搶大漢商人財物。蓋因這事跟多數黎民百姓無關。百姓也明白樓蘭不敢侵擾大漢邊關,不擔心邊關狼煙四起,他們當兵的族人親友有可能血灑疆場。
新的流言又出現了,朝廷花費眾多人力財力、博望侯辛苦打通的西域之路要斷了。
其實通往西域的路還有兩條,也不必經過樓蘭。一條出玉門關就往北幾百里,從樓蘭最北邊往西可抵達龜茲、大宛、烏孫等地。也可以出陽關,從樓蘭最南端,繞過樓蘭再往西,可抵達精絕小國,再到大月氏等國。
一些商人從玉門關往西去樓蘭城蓋因城中有美玉,還有西域商人,西域人需要絲綢,大漢公卿世家需要美玉,他們可以在城里直接交易。
樓蘭官吏敢要五成收稅,就是因為大漢一塊茶磚可以換一塊同等大小的美玉。大漢商人不放棄這條線也是因為來錢快又賺錢。
精絕小國也很富饒,也有大漢商人去那邊交易。而精絕離邊關甚遠,路上有狼群有風沙,他們是拿命賺錢。前往樓蘭的商人還稱不上拿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