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清談會上的事很快傳到其他士族名門的耳朵里。
王家的放鹿園中,當今鳳閣尚書令王秀站在廊下,聽到幾個屬官在談論“反者道之動”,便招手讓幾人過來。
幾人穿著便服,向王秀行禮“丞相。”
當今皇帝雖然已經將“丞相”的官名廢除,但鳳閣尚書的職責和地位與丞相別無二致,一樣是權傾朝野、百官之首,所以私下里很多人還是叫丞相。
這位就是寫出金玉名篇的王秀王大人。她年過四十,梳著官員常梳的高髻,帶著一頂珠玉做的冠子,含笑問道“你們可是在說薛家女兒在崔征月面前所說的話”
幾人道“是。現下很多地方都在談論她的反者道之動。”
王秀輕輕頷首“我知道。你們覺得如何”
幾人互相對視一下。她們其實很想說“驚才絕艷、輕易難出其右”。但一想到前幾年王秀為自己家的小兒子的終身,親自去薛府跟薛司空退了婚,為此還惹得諸多士族大為不滿。
瑯琊王氏是豪門,整個陪都能跟王丞相講“門當戶對”的人家。就只有薛司空嫡出的女兒薛家三娘薛玉霄。但薛玉霄的風評有目共睹,王秀為了不讓自己的小兒子跳進火盆,不顧顏面,把當年指腹為婚的婚約解除了,從此跟薛司空勢同水火。
幾人想到這里,唯唯諾諾道“一家之談,算不上什么。”
王秀搖了搖頭,道“你們不用顧忌我,有話直說,不要遮遮掩掩。”
幾個屬官這才小心翼翼地表達了贊美之情。
王秀認真聽了半晌,讓她們下去,沿著回廊走回議事廳,面前是她的姊妹,也在朝中任職。
她的二妹王婕道“姐姐怎么愈發心事重重了,難道崔征月交給您的這篇辯文并不好”
王秀問她“你知道這是誰寫的嗎”
王婕十分興奮“無論是誰,此人必有大才,未來的成就恐怕不比班昭、蔡琰要低。”
拿她來類比寫出漢書的班昭,以及才氣英英的蔡文姬,可見王婕對此人非常欣賞。
但崔征月特意沒有寫出這篇辯文的作者,王婕也就不知道她如此贊許的一個人,差一點就是她們家的準兒媳。
王秀嘆了口氣,說“這是薛家三娘寫的。”
王婕的表情呆滯了兩秒,隨后馬上變了變,豁然起身“這怎么可能”
薛三娘她,她根本不學無術、不通經義啊
王秀喃喃道“或許是我真的看錯了她只是狂放不羈,大器晚成不,哪怕真是這樣,她也不能跟珩兒相配。”
王婕立刻道“姐姐不要遲疑。就算薛玉霄有驚世之才,難道她將身邊的通房侍奴活活打死就是假的嗎她將青樓楚館的戲子倌人收入園中也是假的嗎這樣的人,絕對不是珩兒的良配。就在半月前,她還強行娶了裴氏的庶公子”
看來薛玉霄的“美名”,連她們也有所風聞了。
王秀點點頭,不再談論這事,兩人起身因公事離開放鹿園,就在登上馬車后,王秀還是再度嘆氣,非常遺憾地道“如果她的品行能再好一點,真是我預想中最好的小兒媳了。”
就在兩人離開后不久,一個小郎君從屏風后轉入議事廳。
他穿著縹色衣衫,清淡如天邊流云,自顧自地挽起袖口,為母親和姨母整理書案上的書卷紙張。
旁邊還有幾個不識字的侍奴陪伴。這是小公子經常做的事情,他的愛好很是奇特,身為一個兒郎,對相妻教女并不感興趣,從來只喜歡讀那些女人們才看的正經書,還好王丞相對他非常疼愛,任由他出入閱讀。
王珩照例將書卷放好,抬手從案上拾起一篇辯文,指腹沾到了上面崔征月的私印。
他垂眸看去,見上面寫著“崔征月代錄。”他習慣性地從頭開始看,這么一看下來,忽然立在原地很久都沒有動。
清風亂翻書,拂起書聲簌簌。
旁邊的侍奴見他入了神,叫了幾聲“公子”。王珩怔了片刻,這才回過神來,他疊起辯文,想了很久,道“今日屬官大人們所說的反者道之動,看來就是這篇了我還不以為然,原來確實出神入化。”
因為經常出入議事廳,王珩對這些事還算耳聰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