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周少蘭、關海潮,以及隨行的韋青云,各領十余人,喬裝改變,以商隊貨運的身份悄然離京。
薛玉霄與她們約定好了聯系方式,如果有自己拿不準的決定,可以傳書相問。傳信的內容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加密,萬一讓外人截獲,看起來也與家書無異,其中暗藏玄機,只有薛玉霄才能看懂。
長兄已經做到如此地步,薛玉霄心知與謝氏皇族恐怕難有善果,于是提前布置,早做打算。
這個京兆早冬,表面上仍舊風平浪靜。
千秋節后,有些人看出皇帝與鳳君其實氣氛緊張,關系不睦,暗中向謝馥獻了幾個身份卑微的年輕少年郎,以求討好皇帝。有些二等士族、乃至庶族寒門官員紛紛效仿。
然而謝馥并沒有盡數收下。她挑挑揀揀收了兩個。月末時,忽然向鳳閣提起“國庫緊張,想要開源增稅”之類的言語。王丞相知道民生凋敝,想要增稅千難萬難,決意不許。但她也知道皇帝明白這個道理,謝馥提出“增稅”,其目的恐怕不在于此。
果然,鳳閣回絕后,謝馥重新遣人擬旨,要進行“檢籍土斷”,搜查士族當中暗地里庇護下來的隱戶,讓這些隱戶流民重新注籍,將北方流民的白籍,改為黃籍。
所謂“白籍”,是指北方州郡丟失之后,漢人百姓向南避難,其北方的戶籍遺失難考,于是在僑州郡縣注冊的臨時戶籍。非常簡陋繁亂,而且因為流動性太大,當時規定免除稅務徭役。而“黃籍”,則是東齊目前官方認定的戶籍,目前一概是按照黃籍收稅、進行兵役徭役。
這些白籍流民,大多都依附于目前的士族當中,為士族做工,沒有稅務的剝削、僅受士族地主的盤剝,日子大多竟然比正式的黃籍過得還要更好如此一來,社會矛盾愈發嚴重。
特別是謝馥登基以來,人口沒有大規模流動。這些隱戶為士族創造了利益,卻十分影響國家稅收。她此前所談的“國庫空虛”,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這個消息傳至如意園時,薛玉霄正跟李清愁談及鮮卑的“鐵浮屠”騎兵。
“四年前侵擾博陵,就是鮮卑國主的三女兒帶著一千鐵浮屠南下,搶占了博陵北部、范陽東部,大約百里余地。”李清愁望著地圖,圖中既有現如今的疆域和淪陷土地,又有各地方駐扎的軍隊標識。
“那位鮮卑三皇女驍勇善戰,麾下除了重裝騎兵鐵浮屠外,還有兩千馬上弓箭手,以兩翼包抄作戰為主,被侵襲之地,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
園中的小亭用鎮紙壓著地圖,薛玉霄換了一對護手,張弓搭箭,邊說邊朝著八十米外的標靶上射出一矢。
“嗖”地一聲,箭起靶震,正中紅心。
“好”李清愁掃過去一眼,“你的射術越來越好了,百步穿楊,指日可待。”
薛玉霄收起弓箭,隨口道“還是不比你,能拉重弓。”
李清愁尚要謙虛幾句,忽然軍府內供職的幾個侍從女
郎快步走來,
低頭向兩位行禮“大人,
鳳閣批示的公文。”
說著遞了過去。
薛玉霄伸手接過,展開看了兩眼。
鳳閣已經同意了皇帝的旨意,上面加蓋了鳳閣的公印、以及鳳閣尚書令王秀的私印,意味著“檢籍土斷”勢在必行。
薛玉霄道“看來陛下是真為國庫擔憂啊。”
李清愁放下公文,抬手讓侍從退下,語氣略有一絲不滿“百姓生活已是艱難,檢籍過后,又要增添一項國家稅賦,士族地主會在乎百姓疾苦嗎才不會,到時只有更多人吃不上飯罷了。”
薛玉霄看了她一眼。
李清愁這才意識到面前此人就是京兆中最大的世家地主,是整個薛氏的少主。她一時語塞,問道“嬋娟,你家里不會也有很多僑民隱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