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會同他說的。
她怎么會同他說呢
梁峻抹了把臉,瞥了眼妻子。
從離開那里以后,她就一直沒有說過話,情緒不復激動,卻是異常沉默地看著窗外發呆。
剛剛梁音夜還與她談了“尊重”。一開始何昭云覺得很荒謬,她的控訴過于無厘頭,可是直到梁音夜說“如果你尊重我,今晚就不會出現在這里來確認我到底是否說謊,我到底會不會在家。”
何昭云倏然沉默。
“大到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小到生活瑣碎,我從未在你的身上感受過尊重。”
何昭云閉了閉眼,將思緒收回。
那個孩子從來沒有跟她吵過架,而今晚一吵就是這樣兇。“尊重”與否的問題可能就是導火索,今晚她的出現,激起了孩子的情緒,再加上她一開始說的那些話,才叫孩子忍無可忍。
她其實之前就有隱隱察覺到孩子的情緒,努力在控制、在改變,想要好好跟她說話,可是每一次,又總是會被搞砸。
何昭云在想,她的偏愛是不是真的那么深,深到不自禁地滲透在言行舉止中。
當年“產后抑郁”這個詞還沒有被知道得那么廣,后來她想啊想,覺得自己那時候應該就是產后抑郁,只是不自知。
兩個孩子的到來一下子打破了他們原本生活的平靜。她們哭啊吵啊鬧啊,將她攪得頭疼不已,經常性頭疼發作,也恨不得捂住她們兩個的嘴,叫她們不要再哭。她忍啊忍,忍得情緒一直很暴躁。
她每天都覺得自己要忍不下去了,但是事實是她還是忍了一天又一天。
她閨蜜,也就是那天音夜見到的那個崔阿姨,那時候有空都會過來幫忙搭把手,眼看著她對孩子們越來越煩躁,不停地在寬慰她,也提過她會盡量多過來幫忙。
可是沒有用,何昭云還是忍到了極限,終于,她沒有忍住想將她們送回老家。
她不是一下子做決定的,她猶豫了有一禮拜的時間。
到底還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她還是沒能舍得。但兩個又實在看不過來,她被折騰得筋疲力盡,情緒才越來越不好,所以權衡之下,她一咬牙,那天梁峻剛從外面回來她就將小的那個遞過去,叫他送回老家給婆婆去看。防止心軟,她別開眼不看,只抱著懷里大的那個。
那段時間梁峻的事業正處于上升期,他也很忙,想多在家里幫她,這樣就不用送一個孩子回去了,可是根本分不開身。他無法,只能照做,將音夜送去了老家。
好在那時他父母身體都很康健,照顧一個孩子根本不成問題,加上他們也很疼愛小閨女,這才給梁峻省去了不少擔心,叫他能繼續在外面拼搏事業。
送走一個孩子以后,雖然還是很累,但是與以前一對比,何昭云已經覺得很幸福,她慢慢地緩了過來,情緒也逐漸平和,至少在孩子面前,她不用再是那個“瘋媽媽”了。
后來小崔知道后,很是反對,她說雙胞胎姐妹,怎么能獨獨送走一個呢但是何昭云滿足于現狀,又覺得現狀珍貴得不敢打破,所以她沒有去聽小崔的話。
何昭云也不知道她的產后抑郁是什么時候好的,大抵,從生活一下子不用再那么繁忙開始,她慢慢的就好了。
從梁燦懂事開始,她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好媽媽”。優雅端莊、情緒穩定,不管是梁燦的教育還是生活,都被她料理得很好。加上后來家庭條件好了,她什么好東西都舍得給女兒買,所以梁燦的生活算是富足又幸福。而她們的母女關系也一直很好,梁燦有什么話都會來跟她說,她們之間如同姐妹般親近。
所以,在梁燦身上,何昭云沒有任何遺憾。
唯獨當年那個被她送走的孩子,何昭云在對待她時,有些手足無措。
一開始她也會想的,后來忙起來了,相處又少了,漸漸的就不怎么想了,只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去看看。
而梁燦有多開朗活潑,被她教育得有多好,與她有多親近,音夜就有多相反。
那孩子話少,性格有些內向,與她的話也很少。即使后來回來了,直到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也與她不是很親。
何昭云當年跟婆婆的關系不好,經常有矛盾,那老太太又喜歡說閑話,所以她一度覺得是老太太挑撥過她們之間的關系。可是何昭云能怪誰呢是她自己將孩子送到老太太手里的。
而且老太太都去世了,她也無從查證。
想著想著,又是兩行淚落下來。何昭云抬手擦了把,無言地深嘆了口氣。
原來,音夜那么怪她啊。
這么多年,怎么都沒有提過呢。
怪自己不要她,怪自己偏心偏待,怪自己強勢霸道。
哪怕說一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