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唐宣揚道教,實際上是儒釋道三家治國。
貴族很多信佛,比如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很明顯的佛教影響。
大唐詩人王維字“摩詰”,他父親也信佛,給王維取的名字很有含義。佛教里有位菩薩,名叫維摩詰,王維的名“維”和他的字“摩詰”加一塊兒,就是菩薩的名字。
還有隋文帝楊堅的小名叫“那羅延”,“那羅延”是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在漢文化里翻譯過來就是金剛力士。
從人文來說,古印度依然有許多文化流傳了下來,比如瑜伽,曾經帶有宗教性質的瑜伽運動如今在全球普及
在古代,古印度人在菩提樹下,雙腿交疊結成“蓮花坐”,沉思冥想,達成天人合一的狀態;
在現代,不同膚色的女性在鋪上各色瑜伽墊的室內,雙腿交疊成“蓮花坐”,開始一天的健身運動,達到健身美容的效果。
古印
度修煉瑜伽是受到宗教影響,是在宗教的壓力下,尋求的另一條徹底解脫的“道”。而現代瑜伽傳遍全世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古老、有時效的亞洲式健身美體修煉術。
印度舞,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舞蹈,并且有世界上最早的舞蹈專著舞論,成書于公元前200年,大約是我國秦朝時期。我們現在看印度電影,看到印度人說著說著就開始唱歌跳舞,也算是他們刻入基因的傳統文化,從古印度時期就開始流傳下來
印度戲劇,與華夏戲曲、希臘西方戲劇一起,被稱為是世界上三大最古老的戲曲無論是印度舞蹈還是戲劇,都有浮雕記錄,這也給了古印度文化很強的史料證明。
把我大唐的舞蹈也雕刻下來
李世民立刻精神了。他大唐人才濟濟,他還寫過秦王破陣曲,自己對音律也頗懂。秦王破陣曲也叫做七德舞,是大唐著名的大型歌舞,也是大唐的軍歌。雕刻,繪畫,通通來一遍,給后世子孫看看祖宗的風采
另一個位面,李隆基也精神了。
“把梨園百戲都雕刻下來”
李隆基不但擅長音律,在梨園里召集樂師組建成獨立的官署,成為了后來戲劇行業的雛形,李隆基也成為了華夏戲曲行業的祖師爺,直到如今還在享受著香火供奉。
現代的華夏戲曲行當被稱為“梨園行”,從事唱戲的被叫做“梨園子弟”,幾代人從事戲曲行業叫做“梨園世家”。
因為李隆基喜好演丑角,加上他又被尊為祖師爺,舊時候丑角的地位是劇團里最高的,是可以坐道具箱子道具箱里一般堆放著蟒袍、頭面、鳳冠等重要道具,既是身份象征也是劇團的經濟基礎,一般人根本不讓碰。
從技術上來說,古印度的冶鐵技術也相當的發達。傳說中的大馬士革鋼的原產地并不是大馬士革,而是印度,只是經常在大馬士革交易才叫這個名字。在當時,印度的大馬士革鋼與華夏的絲綢,都是古羅馬等地貴族最為追捧的奢侈品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國現代也有大馬士革鋼刀,這是山寨的還是從印度傳來的不,準確來說,這是我們老祖宗自己經過“努力”得來的
天幕上,蒙古鐵騎踏平了一座城市,威武的成吉思汗高高坐在馬背上,俯視著被押送到自己面前的俘虜們。
“
貴族不需要俘虜,浪費軍糧,殺。”
一群貴族哭喊著被拖走,又一群緊張的工匠被拉了上來。工匠還是冶鐵做刀的留下,通通帶走
連著家眷,一窩端,全給遷移回華夏。
“好主意啊”劉徹感覺自己又學到了一招,忍不住對大臣說道,等張騫回來,要提醒他,下次出使西域不但要物種,還要人要工匠要厲害的工匠
工匠大多是家傳技藝不傳外人,除了直接一窩端,還真不好逼對方傳授技術。而且就算對方傳授,也不能保證沒有多年的經驗真能達到對方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