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唐太宗是鮮卑后裔,卻依然能成為四海臣服的天可汗。太宗皇帝曾有云,其他帝王只愛中原的子民,但是他愛四海之內所有臣民。今日朕決定效仿太宗皇帝,也做一回天可汗。
“父皇英明”
七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放在古代,新政的措施還沒來得及傳遞到邊疆,也還沒來得及徹底實施下來看見效果。
放在現代,荊咕以一種上班族的自律查資料做視頻剪視頻,終于做完了又一個長長的視頻,開始了定時的直播。
大家好,我荊咕今天也沒有咕咕我回來啦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主題是帝王陵墓與海外遺珍,
大家期不期待
嬴政長呼一口氣終于還是來了。他終于可以知道,是哪個混蛋后人挖了他這個老祖宗的墓。
劉徹這一次早有準備,興致勃勃往殿外一走出去,宮女們立刻把案幾、食物、酒水全搬了上來。
劉徹舒舒服服吃著喝著看天幕,還有閑心對大臣們調侃嬴政“朕要好好看看,始皇的驪山墓是怎么被挖的。
一片大臣附和聲中,衛青悶頭喝酒不說話。
他就怕,看著看著輪到陛下的帝王陵被挖,陛下又要暴跳如雷了。
先簡單概括一下先秦時期的陵墓,也是華夏墓葬文化形成的起源和變化過程“先秦時期,怎么不直接講秦朝,可惜了”劉徹嘖嘖有聲,十分遺憾。
舊石器時代,人們將死去的同伴埋藏在洞中,在尸體周圍撒上赤鐵礦粉,以表達對死者的哀思,這就是華夏最早的墓葬,赤鐵礦粉就是人類最早、最樸素的隨葬品
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有了貧富差距,富有者開始有條件修建大墓,并且埋藏豐富且精美的隨葬品
天幕上先是出現了一個原始的山洞,非常樸素的巖石山洞。
一具枯瘦并且毫無生機的尸體躺在地上,眼看著已經徹底死亡。他的同伴們哀痛地站在他尸體邊,手里拿著紅棕色的赤鐵礦粉,圍著尸體一邊走一邊灑,直到將尸體徹底包圍;
然后又出現了一個山洞,這時的原始人不再只是灑赤鐵礦粉,開始搬運各種精美的骨器、石器、羽毛等物品,一起陪著尸體放在山洞深處,然后將山洞徹底封死,成為死者獨立的死亡空間。
夏商周時期進入奴隸制社會,有了土坑墓,隨葬品也是死者生前使用過的禮器、玩物。貴族還會隨葬青銅禮器、玉器,甚至伴隨著殉人和殉牲
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的“封樹”完善起來,為墓葬增添了更多的儀式感天幕又出現了夏商周遺址的考古現場。
可以清晰地看到,貴族的大墓里挖著土坑,是向下的土葬,而且向下有了斜坡。土坑里,擺放著各種青銅器、玉器,甚至還有人殉葬的骨骼,和動物的骨骼。
等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大墓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山丘一般的土包。封樹,就是積土成封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墳包。
秦漢時期,石室墓和
磚室墓流行起來,墓葬形式開始變多。秦朝的隨葬俑開始完善,漢朝還多了很多生活元素,比如谷倉,灶臺,水井等,內壁也多了許多色彩斑斕的壁畫
隋唐時期,墓葬越來越奢華,隨葬品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數量和貴重程度都很驚人,厚葬之風愈演愈烈。哪怕唐太宗李世民自長孫皇后去世后說要薄葬,其實也是厚葬
從宋代開始,紙扎代替陶俑成為了新的明器,到明清時代開始普及。墓葬里主要是銅錢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且紙扎傳統一直流傳到了現代,成為了華夏獨有的喪葬藝術
此時所有位面的皇帝心里齊齊涌上一個念頭
完蛋
對各朝各代的墓葬這么熟悉,這是一網打盡,一個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