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會在意,別人的女兒的父母,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統治。
還是在朱元璋時期,他的次子秦王朱櫝死后,朱元璋命令兩位王妃為其殉葬,這也是明朝殉葬的開端。
朱楨傻眼了他是開端,難道這意思,是他是第一個死的還死在自己父親之前
朱橫的兩位王妃,都不是普通身份。
一位是北元將領王保保之妹王氏,王保保胡名擴廓帖木兒,始終沒有投降,朱元璋想要收服殘缺的北元,于是封了他妹妹為秦王正妃。后來北元勢力被肅清,不再有威脅,朱元璋便讓王氏殉葬;
一位是次妃鄧氏,寧河王鄧愈之女,老朱后來對開國將領清洗時期都沒有留情,更別提對藩王的女兒談什么留情。寧河王府敗落之后,鄧氏也被送去殉葬;
嬴政挑剔地嗤了一聲,看著自己的滿朝文武淡淡道“朕不會如此,朕的后代也不會。”清洗開國將領,是得最自己和自己的后人多不自信。大秦最厲害的就是自己,什么功高蓋主,沒有人能掩蓋他的光輝。
開國將領王翦等人齊齊松了一口氣,這才感覺剛剛聽大
明的遭遇聽得自己都為自家子女提心吊膽起來。他們可有不少子女與皇室聯姻的。
“陛下圣明”
還是大秦好,后世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皇帝
自己也算開國將領的李世民皺眉“這朱元璋,也太過薄情。”
清洗開國將領,就不怕徹底失去人才嗎
能一起從開國打天下走到建國,說明是一起同生共死過的兄弟;還互相嫁子女聯姻,就是未來會有共同血脈的親人,是最鐵桿的盟友,就比如他和長孫無忌。
他可能會懷疑下一任皇帝無法掌控長孫無忌,但絕對不會懷疑長孫無忌會背叛自己背叛大唐。因為下一任大唐皇帝一定會有長孫家的血脈,背叛大唐就是背叛長孫自己家族。
這就是兩家關系的緊密。
怎么能如此清洗,這豈不是要把自己洗的眾叛親離
永樂年間,郢靖王朱棟死后,王妃郭氏也被殉葬,而郭氏是武定侯郭英的女兒,是明成祖靖難之役后為表達心中親自冊封。
這些并不是個例,后面成了普遍的例子。
天幕放出了一大片的名字,前面的死者是諸侯王,后面的殉者是王妃。當然,侍女也不會少。還動不動是“自請從殉”,然后再賞賜美謚,顯得多么的溫馨貞烈。
看得前朝的女子們離奇憤怒了。
“王妃、貴妃都要殉葬,他們把宗室女當什么了”武瞾出奇憤怒。按照大明這個殉葬法,恐怕在太宗皇帝死后,她就得去殉葬,哪還有如今的地位。
鄧綏也氣道“既然害怕女子何必娶妻納妾,跟男人過去啊”
漢朝那么多好男色的皇帝,也沒見哪個男人要讓后妃殉葬,這大明的皇帝到底都是些什么鬼東西。
里面甚至還有為他們生兒育女過的寵妃,這些男人一邊要女人生孩子,一邊還要死后帶下去殉葬,簡直不把女人當人。
“本以為宋朝打壓女性已經很過分了,沒想到大明更過分。”劉娥搖搖頭,眼里閃過對大明女子深深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