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到封建帝制王朝的最后一個朝代,清朝。
清朝皇帝集體扎心你可以介紹短一點的,比如把最后一個朝代去掉。
“后面的時代看來沒有皇帝了,難怪這女子說話如此大膽。”玄燁還算冷靜,盡管早已猜到,仍舊不免傷感。
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在被康熙皇帝廢除人殉制度之前,一直有人殉。
滿族祖先是女真人,早期常用奴婢、鞍馬來為死者殉葬,入關以后繼續沿用,并且擴大到妻妾、宮女、奴仆,甚至是臣子。
女真很好,竟然就是女真萬歷皇帝朱翊鈞躺不動了,對著天幕第一次露出感激。終于找到你了,未來奪走大明江山的敵人。
“來人,傳令北方將士,注意女真動向”朱翊鈞第一次主動走出后宮,急吼吼去內閣下令。內閣大臣們看到這么個大活人自己走出來,都驚呆了,一時半會還沒反應過來。
等到朱翊鈞重復一遍,大臣們才激動起來。
感謝天幕感謝天幕
皇帝總算出來干活了
但,這才只是個剛開始。萬歷皇帝到底能不能勤政,有沒有實力,這個時期北方的軍隊還能不能打,哪怕是天幕也不確定。
努爾哈赤,正是在萬歷四十四年統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權,自立為汗,建元天命。
兩年后,就會提出七大恨,正式開始反明,然后在薩爾滸戰役中大敗明軍,勢力進入遼河流域,之后繼攻克沈陽、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遷都遼陽。
這一世有天幕的提醒,在努爾哈赤還沒徹底統一草原前就被萬歷皇帝注意到,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完成統一。
滿族人殉葬的過程十分殘忍。
男子死之前,指定一名妾殉葬。殉葬者不能推辭,必須心甘情愿的接受從死的安排,也不許哭泣,盛裝打扮坐在炕上等待主婦帶人來拜謁。到了時辰,就用弓箭將其射死。如果不肯殉葬,就會直接把她勒死。
呂雉冷笑,直言不諱“又要把人逼死,又不許人怨恨,后世的男人還真是惡心。”
劉邦故意唱反調“這說明舍不得愛妾,生死相隨嘛。”
呂雉冷冷瞅了他一眼,突然笑了“既然你這么
想,不如等你駕崩,把你心愛的戚夫人也帶上,生死相隨嘛,你說是吧
“咳咳不用不用,大漢不搞人殉這套。”劉邦直接認輸,說不過說不過。呂雉冷冷哼了一聲。
知道就好。
如果大漢真有人殉,那事情反而好辦多了,劉邦一死,直接把戚夫人送下去繼續陪他,多省事。
不過比起一個小小的戚夫人,她更在意大漢,劉邦打天下,她也沒少出力,大漢也是她的心血。為了大漢的名聲,不能開人殉的頭。
努爾哈赤的大福晉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是清皇室最早用人殉葬的,在她去世后,努爾哈赤悲痛萬分,讓伺候孟古哲哲的四個婢女全部殺死生殉,并且用牛羊一百只為她祭祀。
后來努爾哈赤去世時,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氏阿巴亥阿濟格格、多爾袞和多鐸的母親,也被殉葬,同時殉葬的還有庶妃阿吉根和代因札。
不過那時并不是必須要正妻殉葬,阿巴亥的死是貝勒們奪權的結果。皇太極等四大貝勒偽造先帝遺言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也是清初人殉中地位最高的殉葬者。
已經登基為清太宗的皇太極對上大殿下多爾袞仇恨的眼神,暗道要糟。
他們當年逼死阿巴亥也不容易,當時阿巴亥三十七歲,多爾袞和多鐸分別領有正白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若非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他皇太極四大貝勒一起聯手,逼死阿巴亥也沒那么容易。
皇太極死的時候,他的兩位奴仆自愿殉葬,其他妃嬪宮女并沒有要求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