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蓮迷”圍著女人的小腳瘋狂地看著,
欣賞著,點評著,恨不得立刻上手揉捏把玩一番。
雖然男女有別不能上手,但是女子需要當場脫鞋驗腳,看看是否纏足,是否纏得周正有形。
許多權貴富戶會在“賽腳會”上將看上的小腳的女人直接下聘娶走,這也讓民間父母對女兒纏足更是下的狠心畢竟學詩書不一定能嫁得好人家跨越階級,但是纏足可以,哪怕家里再窮,狠狠心纏足,跨越階級就有機會。
清朝時期,纏足之風到達鼎盛時期,這時不僅僅是民間嫁娶風氣,更多了政治意義。
清初時候,皇帝就不支持纏足,但是漢人女子偷偷纏,漢人男子自己斷發易服后,打著“男降女不降”的幌子讓女性纏足。這么大義,你怎么不自己纏
后來纏足成為風氣,漢人貴女不需要下地干活纏足后無法行走,被稱為“抱小姐”。民間漢女羨慕,便也開始纏足。
當時的漢女幾乎不纏足就嫁不出去,定親時不看你長相品行,看腳的大小。山西的“賽腳會”開始流向全國,遍地開花,比賽誰纏的腳更小更漂亮,纏足風氣越來越盛,幾乎沒有漢女不纏足,甚至滿女也因為風氣自己偷偷纏足,發明了“刀條兒”自己纏。
天幕先是放出“刀條兒”的模樣,“刀條兒”是滿女受到影響,覺得天足不美,自己發明的纏足方式。長度在五寸左右,會經歷腫脹疼痛,但是不需要折斷腳趾骨。如果放足了還能慢慢恢復。
再放出漢女纏足的三寸金蓮,在華麗精美的繡花鞋下,是長長長長的裹腳布。
放出一層一層又一層的裹腳布,下面是折斷腳趾、扭曲變形、甚至還有腫脹變形血肉模糊的腳。
女子從幼時開始纏足,在長大的過程中定型,終其一生都需要持續纏裹。
在進行纏足時,先將大腳趾意外的四個腳趾彎下去,緊貼腳掌;其次是使腳趾骨折向腳心;最后是使腳掌信裹出一道深縫,整個腳裹成弓形。
“天啦,這樣的腳還能走路嗎”高陽公主快被纏足嚇到了,看到后面的三寸金蓮,嚇得看了一眼就不敢看了。
“這不是被人抱著嗎”太平公主一聲冷笑,對后世的男人深惡痛絕。
她心里浮現濃濃的不甘。
天幕說,大唐后面也對女人限制越來越深,大唐后面的宋明清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風氣
太平公主看向母親,正好看到母親看向自己的視線。
四目相對,太平公主前所未有的眼神堅定了起來。
“太平。”武瞾笑了,看到了太平終于有了自己的想法,笑道“天幕說大唐也有割肉侍親和纏足,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
太平公主深深拜下,心里涌上一陣前所未有的激動“是,陛下。”
她要真正的去接觸民間,去看到別的女子經歷的苦難,去尋找她真正想要尋找的意義。
也許,真正感受到了女子的苦難,這位從小在寵愛中長大的女人,才會真正的明白母親。
清朝,山西,不少女子坐在深宅大院里抬頭看著天空,聽著天幕上對于纏足的痛恨,有些茫然地低頭看看自己的腳。
纏足不好嗎不是說貴族女子才有資格纏足嗎這不是榮耀的象征嗎
“阿娘,我可以不纏足嗎”有年幼的女孩子剛剛開始纏足,聽到天幕似乎不贊同纏足,連忙問母親。
母親頭也不抬就兇狠地罵回去“不纏足誰娶你嫁不出去在家當老姑娘丟人現眼”
女孩子只能默默低下頭,把想說的話憋回去。
可是纏足,真得很痛啊
但是不纏足,可能真得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