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5年,夏又發大水,關東餓死者以千數。公元前113年,山東河水泛濫,導致饑荒,人相食,方一二千里。劉徹根據莊熊羆的建議修龍首渠,龍首渠是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渠道,技術難度比較大,修建了十年才成;
公元前110年,是時小旱,上令官求雨,隔年劉徹修六輔渠;
公元前95年,秋,旱,漢武帝修白渠。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為“白渠”。
漢武帝在位期間,修建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等渠道,還有坎兒井,可以透過這些水利工程看到當時天災下的百姓過得有多么艱難。假如不修水利,百姓會過得更慘。
劉徹大喜“天幕真是瞌睡就送枕頭,快把這些水工水官給朕找到”
就算找不到上諫的官員,那水工必須找到,經驗豐富的水工可是太難得了,決定了渠道的成敗。
被點名的大臣鄭當時是漢景帝時期的舊臣,聽到天幕這話無比激動,他因為修建水渠青史留名了
而被點名的關東、山東等地的百姓,開始慌亂起來。
河水泛濫無數次,又是饑荒,又是人相食,怎么一次又一次,沒完沒了
“我們要不搬家吧”山東臨淄,有百姓被嚇得不輕提議。
“能搬到哪里去”一位青年蹲在地上,一邊用手拿著樹枝在地面勾畫著什么,一邊語氣淡淡回道,“別說大漢到處都是天災,就連匈奴也有天
災,我們能搬到哪里去”
dquoheiheirdquo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嗎請記住的域名
“胡說什么”剛剛語氣平靜的青年猛地站起身來嚴厲呵斥道,“天幕都說了修建水渠有用,現在有了天幕提醒,陛下一定會提前興修水利,有了水渠疏通河水,我們就不會遇到水災。”
有人不相信“水渠真有這么厲害”
“自然是有。”青年微微笑了起來,平凡的面容上帶著不一樣的光輝,看起來充滿自信。
有村人突然想起了“對了,徐大郎,我記得你好像就是水工天幕上說得徐伯不會就是你吧”
而且天幕說的是“齊人徐伯”,他們這臨淄正是齊地。
只是這青年并不是本村人氏,是附近城里的公子,很喜歡村子附近的河流,總是來這邊觀察河流,一來二去的跟村里的百姓就熟悉了。
村里人并不清楚徐公子具體做什么的,只知道他排行老大,就叫他“徐大郎”。
青年村人,或者說徐伯微微一笑“或許吧。”
徐伯這個名字太過大眾,“伯”也是排行,伯、仲、叔、季是指家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幺。民間姓徐,排行老大的叫徐伯的很多很多,哪怕單純是齊地也很多。
但是他有一種自信,天幕說得那個徐伯,就是自己。
村人們猶自感到不敢自信,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開來。
徐伯沒有參與,看了看地上自己看到天幕展現的水渠遺址后畫出來的水渠,笑了笑,轉身就走。
有村人看到徐伯直接走出村口驚訝大喊
“徐大郎,你要去哪”
“我要去長安面見陛下。”徐伯頭也不回沖大家揮揮手,“等我早日把水渠修完,大家也可以早日免受水旱災難。”
村人們愣愣地看著徐伯的背影越來越小,直到徹底看不到。
村人低聲問道“真得可以嗎真得能避免水災嗎”
立刻有村人回答“天幕這樣的神跡都來了,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