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微笑,如同一朵無害而嫻靜的白蓮花。
劉盈卻覺得自己被看了笑話,惡狠狠瞪了劉恒一眼“笑什么笑曲曲太子竟敢嘲笑朕,膽大包天”
劉恒從善如流道歉,一點也不見尷尬,反而把劉盈氣得更炸毛。
呂后看著這一幕,看看自己無能狂怒的兒子,再看向一旁的新太子劉恒,心中嘆息漢文帝啊,還是能直接免除全國百姓賦稅的漢文帝,哪怕是自己也比不上。
此時,呂后作主,已經把劉恒從代國接到長安,正式立為太子。
對此大臣們都很滿意,最有意見的并不是呂后,是劉盈。
原本劉盈很厭惡呂后掌權管控自己,在劉恒到來后哪里顧不得呂后,看劉恒哪哪都不順眼,處處挑刺找茬,劉恒姿態大方,從容應對,哪怕是吃虧也不會讓人心生輕視之意,反而讓宮人對劉恒心生憐惜,各種偷偷幫助。
呂后同樣也是后宮之主,怎么不知道這里面的彎彎繞繞。
她并沒有干涉這一切,只是在默默安排呂氏的后路不是像以前一樣推向高位,反而是把能力不行品德不行的呂家人從高位揪出錯誤安排下去,單純當個富家翁,能活著就行。
劉恒同樣清楚這一切,并沒有表示什么意見。
兩人在沉默與默契之中,開始交割政權。
劉徹在位54年,武帝朝就足足占了48次,其中水災7次、旱災12次、震災5次、蟲災10次、風災4次、霜災1次、冰雹災2次、疫災2次、雪災5次。是整個漢朝自然災害最頻繁的時期。
劉徹聽到這里,大喜大驚之后,差點無力虛脫過去。
在位54年,自己如此長壽,多開心
但是天災48次,這誰受得了
這跟平均每年都來一次天災有什么區別
他忍不住想起董仲舒提到過得“天人感應”,難道上天對自己這么不滿,他的繼位就是一個錯誤嗎
當然,我們知道這并不是什么帝王無德。同一片天,大漢在倒霉,北方的匈奴同樣也不好受
北方匈奴在這一時期頻繁南下掠奪,正是因為他們同樣遭遇各種氣候災變,在更為寒冷的北方,匈奴人更不好受
劉徹長長的吐出一口氣,緩過來了。
還好,不是自己的問題。
這時他才聽到,朝堂之上眾人齊齊吐出一口氣。
原來大臣們集體被嚇到了。
緩過勁來后,劉徹快速下令“這件消息一定會引來民心動亂,詔令各地官府安撫百姓。”
dquo”
董仲舒斜眼好家伙這拍馬屁拍得,陛下還不得是龍心大悅
劉徹并沒有立刻龍心大悅,但這個說法恰好可以讓百姓安心。
連天幕這種神跡都出現了,還提前預告了大漢會有哪些天災,只要提前做好準備,一切都能解決。
他大手一揮“就按主父偃說得宣傳。”
劉徹每一次興修水利,都伴隨著天災,水利不僅僅是為了輔助農業興兵匈奴,也是為了救災提高農田產量。
公元前129年,夏,大旱。漢武帝納大司農鄭當時的建議,令水工齊人徐伯測馕土地,征發數萬卒,三年才修成修漕渠;
公元前120年,夏,大旱。漢武帝治理黃河,筑堤、理渠、絕水、立門,扼制了黃河南侵,恢復了汴渠,讓黃河可以更好地灌溉周邊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