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而虧,盛極而衰。當人口達到極致,但是生產出來的糧食沒有滿足人口所需,百姓造反是必然而然的。
或者說,百姓沒有足夠的糧食滿足生存需求。這里面既有農業技術的限制,也有人為因素比如說土地兼并。
天幕一提起土地兼并,劉徹就冷下臉,不用
天幕解釋,他已經猜到了。
畢竟,他也正在經歷。
哪怕找到了水工和趙過,沒有足夠的土地給百姓耕作,一切依然是個空。
削藩,事不宜遲
成也小麥,敗也小麥
漢元帝時期,廢除了漢武帝時期制定的鹽鐵官營,廢除了漢武帝時期把富商遷移到陵邑守陵的制度,從此,南陽迎來了新的豪強因為種植小麥成為莊園主的地方豪強
劉徹大怒“哪個廢物子孫廢的這漢元帝又是誰”
大漢以孝治國,這位漢元帝廢除祖宗之法是不孝,肆意妄為沒腦子是愚蠢。
劉徹不敢想象,這么蠢的后人竟然是他的子孫。
他只聽到廢除鹽鐵官營就已經覺得糟糕,知道祖宗把這兩項收回來有多難嗎
再一聽到廢除遷移富商,眼前一黑。
他真得是為了死后有人守陵好看嗎,還不是為了壓制地方豪強。
當地方豪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是狼也得夾著尾巴,這廢物輕易廢除,有能力壓制豪強嗎
很明顯,沒有,因為天幕已經說到了新豪強誕生后的結果。
豪強大肆兼并土地,王莽新政后,宣布讓天下私田為公田,也就是將地方豪強的田地全部收歸國有。
劉徹“”
這位王莽又是哪里來的
這名字怎么聽都不是漢室宗親,是權臣還是外戚
嬴政“這劉家怎么回事,怎么一個個都喜歡走極端”
或者說,跟那宋朝一樣,都是瘸腿
要么徹底不管,放任地方豪強坐大,要么一次性徹底收回,得罪全部豪強地主,就不知道循序漸進嗎
新入朝的六國舊人偷偷看一眼嬴政以后再也不罵這位暴君了,比起后世帝王,始皇帝多么仁慈啊好歹秦人的田地還是實實在在的,不至于這樣一會兒被豪強掠奪一會兒被收歸皇室。
西漢末年,赤眉軍起義,后來地方豪強也參與進去
這里面有兩位豪強,也是曾經的大莊園主。一位是陰氏,一位是樊氏
后來,樊氏族長樊重的外孫劉秀,成為了東漢開國君王,重新為大漢續命兩百年;
而陰氏的孫女陰麗華,成為了東漢的開國皇后以及繼位者的母親
其實雖然是宗室,到劉秀時期已經沒什么宗室待遇,他們能過得不錯,全憑土地,還有小麥
看,農業是多么重要農作物又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