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漢這些豪強莊園主的生活,可以從一本書里看出,這本書就是四民月令
這一本書是河北崔氏的崔寔在朝為官時期寫下來的,寫得是一位豪族世家之子對于莊園昔日繁榮景象的懷念,里面詳細記錄了包括春小麥、冬小麥和大麥等麥作的時令、耕作技術等。
混在朝廷官員中看天幕的崔寔猛地抬頭
他隨便寫寫的回憶日記,竟然還能流傳到后世
而且竟然不是因為崔氏,是因為小麥后世就沒人關心一下崔氏嗎
為什么是懷念呢
因為寫這本書的時候,東漢已經進入了末年
東漢末年連續五位幼帝,最小甚至才3歲,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獻帝好歹活到54歲后病死,已經算末年最長壽的皇帝了。
劉秀剛聽到天幕提他與陰麗華的往事,正尷尬著,因為此時的皇后還是郭圣通,還沒廢后。
他看著郭圣通瞬間眼眶一紅,哭著喊道“陛下”
劉秀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郭圣通給他生了四子一女共五個孩子,陰麗華的兒子才剛出生還小,取誰舍誰都是左右為難。
結果立刻聽到了末年的事情,劉秀瞬間崩潰。
原本還在頭疼南陽舊部與河北舊部的大臣如何平衡,郭圣通和陰麗華該如何廢立,現在聽到連續五位幼帝,什么如何抉擇都不是事,如何讓江山穩固才最重要
“皇后之事稍后再議,朕先與大臣商議一番農耕之事。”劉秀逃命似遣退后宮諸人,召集大臣商量政事。
天幕既然單獨在講農業時提到東漢,東漢亡國沒準與農耕有關。
正商量著,天幕開始繼續講述東漢。
曾經,豪強莊園幫助劉秀得到天下。
東漢32位開國元勛種,“世為著姓”和世代為官者就有13人,出身自南陽、潁川、河北的有27位。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出身河北郭氏,第二任皇后陰麗華出身南陽陰氏,劉秀也是出身南陽。
此時的經濟政治重心已經東移,在南陽、河北兩地豪強的政治影響下,劉秀最終定都洛陽,起于關東的豪強莊園主們,開始繼續建立屬于他們的統治秩序
東漢,劉秀的臉色變幻莫測。
天幕這話的意思,莫非是成也豪強,敗也豪強
他的東漢亡國,與關東豪強莊園主有關系
嬴政臉色平淡“不是分封諸侯,被諸侯割據領地,就是賞賜功臣,被地方豪強把持大權。這劉家皇帝,看來也不過如此。”
大秦的皇帝哪怕一開始被太后被外戚掌權,哪一位不是奪回權利大權在握
嬴政看向扶蘇“看到了嗎,大封諸侯或者大封功臣的結果。”
扶蘇想起自己曾經支持過的分封制,不由越發佩服父皇,恭敬一拱手“還是父皇英明。”
扶蘇的老師淳于越此時有
些尷尬,
他是很明確的支持分封制,
可是天幕已經講過很多后世的七國之亂等各種分封制導致的惡果,又聽到分封制,完全當做自己沒提過這個制度,對后世的制度很好奇“只是不知道后世是用得什么制度。”
但是,豪強無限擴張的結果,就是百姓民不聊生,國家搖搖欲墜。
豪強地主和他們的莊園龐大到可以連綿數百棟房屋,豢養數以千計的奴婢、數以萬計的徒附時,貧民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土地,重新走上劉秀走過的老路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