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乾隆命人編了一套表彰明末忠臣的書;
年尾,乾隆再次整頓刪減了一批不太符合自己品味的文化著作。
在朝政之事上,忙于在史書上涂涂改改刪刪減減;
在私人之事上,忙于在名人字畫上蓋章啪啪啪啪
而他的寵臣和珅,也剛好看了一塊風水寶地開始建自己的豪宅府第,也就是后來嘉慶上位后,掏出了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和其他無數金銀財寶的和府。
天幕做出了東西方同時期的對比
當西方的輪船冒著蒸汽機的熱氣,開始瘋狂加速度,起動機“轟隆隆”,英國海軍開始在海上橫行霸道,遇到西班牙艦隊還想阻攔,直接“突突突突”
乾隆正在和大小金川作戰,清朝的火槍對戰大小金川的騎兵起到了部分作用,“啪啪啪”一槍一個;
當西方開始在街頭建立綠色的茶水亭,用廉價茶水換取工人高亢的工作精神,流水線機器紡織出大量洋布傾入大清市場。
乾隆正在悠閑地一邊品茶,一邊欣賞來自海外的洋布布料,開始給自己的后妃分配西洋奢侈品,越看越舍不得,索性自己都留下。
即使用鴉片帶回了大清的銀錢,英國人依然不滿。茶葉這么重要的物資,掌握在別人手里當然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終,英國人不滿足于從大清進口茶葉,他們選擇要根源性的東西那就是茶樹。
“朕又不傻,怎么可能讓他帶走。”弘歷被罵的臉色漲得通紅。
19世紀40年代,英國派遣植物間諜羅伯特福瓊,偽裝成華夏人的模樣,多次秘密潛入華夏尋找優勢茶種。
他成功了。
弘歷頓時眼前一黑
成功了
竟然成功了
大清連最后的財富命脈也要被挖斷根嗎
最終,福瓊帶走了2000株茶苗、17000顆種子,這些茶種和茶苗最終被帶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背面印度。
天幕放出了印度的茶園。
印度的茶園看起來更像是種植園,從上空看去,茶園像是一個個拼圖方格,最終填滿了整塊拼圖
這里的茶樹被嚴格控制著生長因素,茶樹之間的高度,茶樹之間的距離,灌溉溝渠的數量,就連遮陰的樹也是經過嚴格挑選,以不會影響茶樹光合作用為主要選擇方式。
在嚴格統一種植的標準下,這些茶樹的新葉幾乎是同一時間長成,然后被統一收割送進工廠。
因為英國是海上島國,不適合種茶,而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直到現在,印度也是英聯邦國家,是需要向英國女王宣誓效忠的聯邦國家,他們與華夏的邊境摩擦,除了自身需要,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英美的支持。
印度大吉嶺目前是全球三大著名紅茶品牌之一,但是誰能想到,這個號稱最古老的茶種其實與華夏紅茶同出一源,而且還是被人以盜竊的方式帶去的種子。
曾經,印度是個不飲茶的國家,在茶葉到來后,茶鋪遍布大街小巷。
茶種被從華夏盜走,又從亞洲出發,被帶到了全球各地。
19世紀80年代進入歐洲,20世紀初風靡非洲,20世紀20年代傳入美洲,同一時間進入大洋洲,目前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種茶,30多億人飲茶。
在茶葉推向現代化市場的過程中,英國不產一片茶葉,但卻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
這其中,也有它現代化更便捷的飲茶方式相關
印度茶園從處理茶葉的方式開始,就與華夏的茶葉不同。
華夏要求盡量保持全葉,但是印度工人一開始就要做成碎茶,把茶葉直接投進壓碎機壓碎,接著撕裂成細小的顆粒,讓茶葉化整為零,在運輸儲存中不至于折損。
整葉綠茶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率太高,也是茶馬古道上后來紅茶取代了綠茶的重要原因,在交通并不發達的古代甚至近代,想要保持嫩葉的完整性太難太難。
雖然英式紅茶,或者說印度紅茶看起來形態與華夏紅茶不一樣,實際上它運用風與熱的催化氧化成紅褐色的原理,依然是華夏紅茶的氧化原理。